文档详情

第1章专题2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docx

发布:2024-10-08约4.6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专题2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章专题2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二年级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依据学校课程安排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素养:1.实践创新:通过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的原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3.学术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术素养。4.人文底蕴:通过了解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在我国的应用,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5.团队协作: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海带提碘和海水提溴的化学原理:本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掌握海带中碘的提取过程以及海水中溴的提取方法,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例如,海带中碘的提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强调I^-的氧化过程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进行海带灰化、溶液过滤、沉淀、结晶等实验操作步骤,这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例如,灰化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溶液过滤时滤纸的折叠和使用都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

2.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海带中碘和海水中溴的提取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机理,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过程和电子转移。可以通过具体反应例子,如I^-被氧化为I2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转移和氧化数的变化。

-实验细节的把握:实验过程中,如溶液的酸碱度调节、沉淀剂的添加量、结晶条件的控制等细节,是学生操作的难点。例如,在提取溴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氯气的通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教师需要通过演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细节。

-实验数据的处理:学生可能会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遇到困难,如如何准确读取和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例子,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如天平、烧杯、滴定管等)、实验试剂(如海带、氯水、硫酸铁等)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线教育平台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课堂问答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的原理介绍、实验步骤等,明确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海带中碘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将其提取出来?”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预习任务提交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资料,理解海带提碘和海水提溴的基本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供教师评估和反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的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带和海水图片,引入本节课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海带提碘和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原理,如I^-的氧化过程和Br^-的提取过程。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体验提取过程。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学习和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听讲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海带提碘和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提取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海带提碘和海水提溴相关的作业,如设计提取实验方案。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书籍、网站链接等,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