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四节创新实验: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设计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七章第四节创新实验: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七章第四节创新实验: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2.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从实际出发改进实验方法。
4.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改进设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葡萄糖银镜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理解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条件。
-能够熟练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溶液配制、滴定操作等。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实验改进设计。学生需要理解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提出改进方案,例如如何优化实验步骤、提高反应效率等。
-难点二:实验现象的解释。学生需要能够解释银镜形成的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和解决方案。
-难点三: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难点四:团队协作。在实验改进设计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验步骤视频。
3.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葡萄糖、银氨溶液、氢氧化钠、稀硝酸、酒精灯、试管、滴管、试管架等。
4.教室布置:设置实验操作台,划分小组讨论区,确保实验安全。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展示葡萄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如食品、饮料等,引发学生对葡萄糖的认识。
-提问:葡萄糖在化学上有什么特殊性质?能否通过实验来观察?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设计。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讲解葡萄糖银镜反应的原理,强调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关键步骤。
-讲解实验步骤:溶液配制、滴定操作、实验现象观察等。
-举例说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3.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每组提供一套实验器材。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如溶液配制、滴定操作等。
-举例回答:
1.如何准确配制银氨溶液?
-回答:按照教材提供的比例,精确称量药品,逐步加入溶剂,搅拌均匀。
2.如何控制滴定速度?
-回答:滴定过程中,滴定速度要均匀,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试剂。
3.如何判断实验是否成功?
-回答:观察试管内壁是否出现银镜,若有,则实验成功。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葡萄糖银镜反应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观察等。
-强调实验改进设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勇于创新。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实验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本节课用时共计45分钟,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介绍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包括其化学式和分子量,以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如溶解性和旋光性。
-银镜反应的原理与应用:深入探讨银镜反应的化学反应机理,包括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如鉴定醛类化合物。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提供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如防火、防爆、防毒等,以及实验操作规范,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案例:收集并展示一些成功的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案例,如改进传统的银镜反应实验,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化学教材或科普书籍,深入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银镜反应的背景知识。
-建议学生通过在线化学教育资源平台,观看与银镜反应相关的教学视频,以增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改进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试剂浓度等)来提高银镜反应的效率。
-鼓励学生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项目,以验证不同醛类化合物对银镜反应的影响,从而加深对醛基特性的认识。
-建议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