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脂类蛋白质》幻灯片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级结构的键主要为次级键(非共价键) 氢键: 疏水作用: 肽链上疏水性较强的氨基酸的非极性侧链避开水相互粘附聚集形成。在维持三级结构中占主要地位。 盐键: 范德华力: 分子间的相互吸引。 此外,二硫键对三级结构的稳定也起作用。 蛋白质中带正、负电荷的侧链相互接近,通过静电吸引而成。 N、O、F与H之间形成的作用力。 ④三级结构的特点: 三级结构是球状蛋白具有的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不规则卷曲,使分子近乎于球形。具有极性基团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表面,而非极性的残基被埋在分子内部,不与水接触。分子表面的极性基团正好与水结合。因此,球状蛋白都溶于水。 如:酶、多种蛋白质激素、抗体、细胞质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①构成: 一些分子量较大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球蛋白。每条肽链都有三级结构,叫一个亚基,亚基单独存在时一般无生物活力。各亚基以次级键连接成聚合体叫四级结构。只有形成四级结构才有生物活力。 ②实例: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 血红蛋白由2个α-亚基,2个β-亚基组成 五.蛋白质的性质及生物学功能: (一)两性性质: 蛋白质也能进行两性电离,也有等电点。这个特点和氨基酸相同。 1.两性性质: 2.原因: 蛋白质中以侧链为主的一些带正、负电荷的可解离基团都可解离。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净电荷为零,这样,蛋白质颗粒之间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相互排斥,极易借静电引力结合成较大的聚集体,因而沉淀析出。故溶解度最小。 3.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特点: 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颗粒大小不同,在指定pH的溶液中,由于各种蛋白质在电场中移动方向和速度不同,用电泳法,在实验室或生产上可以从蛋白质混合液中将各种蛋白质分离开来。 4.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应用: A.(1)(2)(3) B.(1)(3) C.(2)(4) D.(4) E.(1)(2)(3)(4) (09年联赛) 32.下列有关Phe-Leu-Ala-Val-Phe-Leu-Lys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1)是一个六肽 (2)是一个碱性多肽 (3)对脂质表面无亲和力 (4)等电点大于8 [解析]C Phe苯丙氨酸、Leu亮氨酸、Ala丙氨酸、Val缬氨酸都是非极性氨基酸,只有Lys赖氨酸是碱性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立体异构体: 除R侧链为H的甘氨酸外,各种氨基酸中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分别和4个不同的基团相连),故形成两个镜像对称的立体异构体。规定为D型和L型。 天然氨基酸几乎都为L型。 书写习惯:把-COOH写在α-碳上面,-NH2写在左为L型,写在右为D型。 含不对称碳的物质,不能和自己的镜像叠合,因而都具旋光性 (四)氨基酸的分类: 1.按侧链区分: 极性氨基酸 非极性氨基酸 2.按人和动物能否合成: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通过食物摄取)非必需氨基酸(体内通过转氨基等过程能合成) 必需氨基酸共8种: 赖氨酸(Lys) 色氨酸(Trp) 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 异亮氨酸(Ile) 苏氨酸(Thr) 甲硫氨酸(Met) 缬氨酸(Val)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五)氨基酸的存在形式: 在中性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六)代谢中出现的其它氨基酸: 鸟氨酸、瓜氨酸 (七)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1.两性解离: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正负离子都能解离,但解离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在酸性溶液中,自身质子化成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 COOH CH NH3+ R + H+ COO- CH NH3+ R 在碱性溶液中,自身成为负离子(OH-和-NH3+上的H+生成H2O),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COO- CH NH3+ R + OH- CH COO- NH2 R + H2O 2.等电点: 调节pH值,使氨基酸的-NH3+和-COO-解离度完全相等,氨基酸所带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符号pI 当溶液pH值低于pI时,氨基酸带正电,向阴极移动。 当溶液pH值高于pI时,氨基酸带负电,向阳极移动。 3.等电点时氨基酸的特点及应用: 等电点时,由于静电作用,氨基酸溶解度最小,易沉淀。 利用此性质可分离制备某些氨基酸。 如:谷氨酸生产中,把微生物发酵液pH调至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