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PAGE
9-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学问基础练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运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000立方千米)。读表,完成1~2题。
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
储存量
24230
10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
9700年
840年
17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可以获得的水资源最多。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靠冰川融水。
答案1.D2.A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产于我国新疆。其因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却使得当地生态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引进黑杨树,主要是为了()
A.防风固沙 B.防治水土流失
C.调整种植结构 D.获得木材资源
4.人类获得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时,不同服务之间有时会相互冲突。大面积种植黑杨树对洞庭湖生态产生破坏,主要损害了自然环境的()
A.支撑服务 B.文化服务
C.供应服务 D.调整服务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黑杨树作为经济林被引进,故选D项。第4题,由材料可知,黑杨树生长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加速了湿地的旱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故选A项。
答案3.D4.A
森林康养是指依托森林资源,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苍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康养正步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据此完成5~7题。
5.依托森林资源开展的养老活动,主要获得了森林资源的()
A.支撑服务 B.调整服务
C.供应服务 D.文化服务
6.与黑龙江相比,四川的森林康养业更具吸引力,主要缘由是()
A.平原地形,配套设施好
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C.纬度较低,活动时间长
D.远离城镇,空气质量好
7.森林康养业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态环境的恶化
C.居民饮食结构的变更 D.居民收入增加
解析第5题,依托森林资源的养老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美学价值,这些属于文化服务。第6题,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两地森林康养业都依托自然林区,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森林康养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两省都没有产业历史悠久的优势;与黑龙江相比,四川地处亚热带,发展森林康养业营业的时间较长;自然林区,离城镇的距离都较远。第7题,据材料可知,森林康养属于休闲、疗养、保健等,是依托森林资源兴起的,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答案5.D6.C7.D
某中学地理探讨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平均气温差值变更如下表。读表,完成8~9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
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
温差值/℃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8.探讨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值大,裸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值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平均气温低
9.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除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解析第8题,将各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平均气温低。第9题,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除尘的作用。
答案8.D9.C
地处干旱地区的宁夏银川,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起先,银川实施复原湿地的支配。下图示意银川四周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20世纪80年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缘由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削减
11.疏浚、复原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干脆影响是()
①增加城市排污实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