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PAGE
PAGE13
其次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结合具体的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属性。(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并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
3.通过具体案例,驾驭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认知)
1.什么是自然资源?其主要有哪些类型?
2.自然资源的主要属性是什么?
3.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确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类型eq\b\lc\{(\a\vs4\al\co1(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1)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2)须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实力。
4.自然资源的属性
(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确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特别提示]我们平常所说的能源资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自然气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微思索]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确定的时空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假如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水资源就会不断削减,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1)在确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供应的自然资源,都有确定的数量限制。
(2)由于人类利用资源的实力受技术条件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3)随着人类相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应资源的极限。
[教材思索]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上的可开采储量?
提示:科技的发展。
2.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缘由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
(2)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自然资源供应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
3.资源稀缺带来的影响
(1)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会引起人类社会在供应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2)良性的响应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
[微思索]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一成不变的吗?
提示:不是。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是可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扩大和提高。
[教材思索]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应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更?
提示:会导致价格上升,使供应增加,而使需求削减。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应增加?
提示:价格上升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资源储量,找寻从已知资源中增加产出的方法。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主动作用和局限性?
提示:技术革新可以在确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1)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
(2)从中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2.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确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帮助人类慢慢利用那些曾经因质量低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但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可能会增加。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特别提示]许多自然资源的质量往往与其分布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可再生资源,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带,耕地质量明显高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表现
eq\a\vs4\al(分布不匀整,但有规律)eq\b\lc\{(\a\vs4\al\co1(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非可再生资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2.影响
(1)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2)空间分布不匀整,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淌,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特别提示]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也会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南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