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2017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4.3.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1)现状: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
(2)趋势:若维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3)前景: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
2.《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预习交流
为什么说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提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大,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4.基本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如下表所示。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主题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目前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等问题,下面图示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图中,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其中斜线阴影条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预期可开采寿命,白色条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左侧灰色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结合材料探究:①在消费水平不变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分别为多少年?②人类应如何延长矿产资源耗竭时间?③说明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提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为20~300年;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可开采寿命只有10~80年。
②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并不断提高金属的再循环使用率,以达到最优耗竭。
③当前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迁移与应用
例1导学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总量较多,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2)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
C.冬季寒冷干燥
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解析 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较多,但由于地区分布不均和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的激增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再加上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造成很多地区出现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1)C (2)D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主题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下面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1)结合材料探究: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提示 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材料二 可持续发展基本观念包括发展的观念,鼓励社会经济增长;公平的观念,强调代际之间、区际之间的公平;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权利的观念,强调平等发展和正当的环境权利。
(2)结合材料探究:①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即公平的观念,具体体现在资源分配上的时间公平和空间公平。解释时间公平和空间公平的涵义。③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