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基本图形复习(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六章基本图形复习(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课题:第一节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_________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课型复习课第1课时/共1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几何图形掌握不够,各种数学能力差,数学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其逻辑推理能力都不好,学习习惯差,特别对几何的画图及证明书写很不规范,教师在课堂上加以板书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线段有关概念及表示法;2.理解角的概念及表示,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3.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概念;4.知道线段、直线、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等有关性质;5.会画线段、角、平行线等;6.会利用相关性质与判定来进行有关数学的计算及证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体验几何图形的概念及画图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几何图形的复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动脑习惯,增强复习信心.
教学重点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及其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有关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练习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三角板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预设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知识整理___二知识应用____________三课堂小结___1、理解概念与性质2、会进行简单应用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学生练习课内练习:复习导引P130变式.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基础A复习导引P130——132A组必做;
基础B复习导引P132——133B组选做.
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节三角形及其性质____________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及性质课型复习课第1课时/共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并不陌生,三角形的概念及边与角的性质基本上掌握,但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够,对学习几何的方法没有会,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及其画图没有很好掌握,需要进一步复习巩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边、角、几条重要的线段)及三角形的稳定性;2.理解掌握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边、内角与外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等性质);3.会画三角形及几条重要的线段;4.会应用三角形有关性质进行有关数学的计算和证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练习、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体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几何推理能力.体验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学会回顾知识、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复习信心,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与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三角板、课件、多媒体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预设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知识整理____________二知识应用_________三课堂小结5、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的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例1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4,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请分别写出它们的边长。总结: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且涉及到分类思想.解答的关键是找到三边的取值范围及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把握.分类讨论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分类讨论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成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解决,分类时要注意“不重不漏”。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2、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12,13B.5,7,7C.5,7,12D.101,102,103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
A、2≤a<8B、2<a≤8C、2<a<8D、2≤a≤84.⊿ABC的三个内角的比为2:3:4,则⊿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与最小角相邻的外角是5、在△ABC中,若∠A=54°,∠B=36°,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6.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