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溶液现复习教案(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溶液复习教案(2)
【复习目标】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3.溶解度的概念及根据溶解度曲线指出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关系以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一样的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知识整理】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做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内因 和 ,外因 。
2.在 、 ,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 ,能继续溶解的叫做该溶质的 。
3、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
4、在 下,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就做(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如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如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在因素有 、 。
5、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 。饱和溶液蒸发掉溶剂可析出晶体,对于溶解度随温度 的物质,也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
【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
例1.20℃时,NaC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解析】溶解度曲线上交点的意义表示某个温度下某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总质量应该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和,而溶质质量必须是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所以要结合溶解度曲线考虑溶质是否能够全部溶解。
【同步精炼】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5.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130g B.140g C.160g D.180g
6.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的是 ( )
A.Ca(OH)2 B.KN03 C.NaCl D.N2
7.欲使固体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它的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8.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8.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与时间(t)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
9.以下是KCl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 /g 27.6 34.0 40.0 45.5 A. 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 34.0g
C.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