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第1课时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15
第1课时氨
一、氮的固定氨的性质及用途
1.氮的固定
(1)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是否易液化
无色气体
刺激性
比空气小
极易(1∶700)
易液化
(2)喷泉试验
试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
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3)氨水的性质
(4)氨气的化学性质
(5)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氨易液化,汽化时吸热,常用作制冷剂。
(1)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试验室能否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提示:试验室可以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2)能否选用浓硫酸为干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提示:不能。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3)(情境思索)氢气球脱离束缚会飞上天,有一个被氨气充溢的气球,你认为这个气球会飞起来吗?
提示:氢气和氨气的密度都小于空气,充溢氢气或氨气的气球,都可以飞起来。
二、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一般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2.化学性质
3.NHeq\o\al(\s\up1(+),\s\do1(4))的检验
未知液eq\o(――→,\s\up7(OH-))呈碱性eq\o(――→,\s\up7(△))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eq\o\al(\s\up1(+),\s\do1(4))。
(1)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什么微粒?
提示: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3。
(2)现有1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否为1mol·L-1?
提示:不是。氨水中存在NH3、NHeq\o\al(\s\up1(+),\s\do1(4))和NH3·H2O,NH3·H2O的浓度小于1mol·L-1。
(3)铵态氮肥为什么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运用?
提示:铵态氮肥应避开与碱性肥料混合运用,防止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4)(情境思索)如图所示,碳酸铵、碳酸氢铵在太阳下放置,怎么越来越少?碳酸铵、碳酸氢铵不耐热是怎么回事?
提示:铵盐受热易分解。
学问点一氨气的性质及NHeq\o\al(\s\up1(+),\s\do1(4))的检验方法
1.氨气的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NHeq\o\al(\s\up1(+),\s\do1(4))+OH-,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eq\o\al(\s\up1(+),\s\do1(4))、OH-、H+。
(2)与酸的反应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化学反应为HCl+NH3===NH4Cl。②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化学反应为HNO3+NH3===NH4NO3。
(3)与盐溶液的反应如过量氨水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eq\o\al(\s\up1(+),\s\do1(4))。
2.喷泉试验
(1)原理分析
原理
少量水可快速溶解大量的气体,使烧瓶内压强快速减小,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外界气体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内,形成漂亮的喷泉。
引发
操作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或进行其他可形成压强差引发液体向烧瓶中流淌喷射的操作。
胜利
关键
①气体和烧瓶要干燥;
②气体要充溢烧瓶;
③装置气密性要好。
(2)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气体
液体
原理
NH3
水
NH3、HCl均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常温下,NH3的溶解度为1∶700,HCl的溶解度为1∶500
HCl
CO2
NaOH
溶液
三种气体均为酸性气体,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2NaOH+CO2===2CO3+H2O
2NaOH+SO2===SO3+H2O
2NaOH+Cl2===ClO+NaCl+H2O
SO2
Cl2
3.NHeq\o\al(\s\up1(+),\s\do1(4))的检验方法
(思维升华)假如只供应如图甲所示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什么?在图乙所示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将锥形瓶置于一水槽中,向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什么物质也能产生喷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图甲所示装置需先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后,再移去热毛巾;图乙:浓硫酸、NaOH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酒精汽化引发喷泉。
【典例】(2024·岳阳高一检测)物质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