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13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亲密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青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著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解析】选A。氧化铁是红色的,俗称铁红,所以瓷器的青色不是氧化铁。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硝酸
B.SO2有漂白性,常用它来漂白纸浆
C.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常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D.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解析】选C。常温下浓硝酸与铁发生钝化反应,而不是不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可阻碍反应接着进行,故A项正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故利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正确,故B项正确;硅酸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作防火剂,与硅酸钠溶液的碱性无关,故C项错误;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制成铝箔,且在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则具有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故D项正确。
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有SOeq\o\al(\s\up1(2-),\s\do1(4))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干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K+
D
滴加稀NaOH溶液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eq\o\al(\s\up1(+),\s\do1(4))
【解析】选B。SOeq\o\al(\s\up1(2-),\s\do1(3))具有还原性,可被硝酸氧化生成SOeq\o\al(\s\up1(2-),\s\do1(4)),不能解除SOeq\o\al(\s\up1(2-),\s\do1(3)),Ag+也可能与Cl-生成AgCl沉淀,故A项错误;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而显紫色,可说明原溶液中有I-,故B项正确;用干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如视察不到紫色,则不含有钾离子,故C项错误;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因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生成气体,应用氢氧化钠浓溶液,故D项错误。
4.下列溶液中,所给离子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NOeq\o\al(\s\up1(-),\s\do1(3))的溶液:H+、Fe2+、SOeq\o\al(\s\up1(2-),\s\do1(4))、Cl-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Ca2+、SOeq\o\al(\s\up1(2-),\s\do1(4))、COeq\o\al(\s\up1(2-),\s\do1(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eq\o\al(\s\up1(-),\s\do1(3))、SCN-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eq\o\al(\s\up1(+),\s\do1(4))、SOeq\o\al(\s\up1(2-),\s\do1(4))、Cl-
【解析】选D。A项中,由于H+、NOeq\o\al(\s\up1(-),\s\do1(3))、Fe2+能发生反应而不共存;B项中,Ca2+与SOeq\o\al(\s\up1(2-),\s\do1(4))、COeq\o\al(\s\up1(2-),\s\do1(3))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各离子间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①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③
O2
N2
H2
④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解析】选B。用解除法解答。②中的SiO2不能与浓盐酸反应,解除C、D选项;常温下,③中的O2与N2、N2与H2在常温下均不反应,解除A项。
6.下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下表所列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选项
a(液体)
b(固体)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