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二 分数2.3 分数基本性质(二)教学实录 西师大版.docx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二分数2.3分数基本性质(二)教学实录西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二分数2.3分数基本性质(二)教学实录西师大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分数基本性质(二)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分数约分和通分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数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建模和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约分的基本原理,能够识别和约简分数。
-掌握分数通分的方法,能够将异分母分数转换为同分母分数。
-举例:通过具体分数如$\frac{3}{4}$和$\frac{5}{6}$的约分和通分,让学生理解约分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通分是将分母相乘,分子相应乘以对方的分母。
2.教学难点
-确定分数的最大公约数,并应用于分数的约分。
-在通分过程中,正确计算新的分子和分母。
-举例:在约分时,学生可能难以找到$\frac{18}{24}$的最大公约数,这需要学生理解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在通分时,学生可能混淆新的分子和分母的计算,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约分和通分的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共同解决分数约分和通分的问题。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如使用分数卡片进行约分和通分的游戏,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约分和通分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教学软件:利用数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提供即时反馈,增强学习效果。
3.分数卡片:实物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分数约分和通分方法的理解。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将一块蛋糕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吗?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条:讲解分数约分的基本原理。
-教师通过展示$\frac{18}{24}$的约分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约分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举例:将$\frac{18}{24}$约分为最简分数,引导学生计算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并得出$\frac{3}{4}$。
-第二条:讲解分数通分的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frac{3}{4}$和$\frac{5}{6}$的通分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通分是将分母相乘,分子相应乘以对方的分母。
-举例:将$\frac{3}{4}$和$\frac{5}{6}$通分,引导学生计算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得出$\frac{9}{12}$和$\frac{10}{12}$。
-第三条:讲解分数约分和通分的实际应用。
-教师通过实例,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说明分数约分和通分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举例:比较$\frac{3}{4}$和$\frac{5}{6}$的大小,通过通分后比较$\frac{9}{12}$和$\frac{10}{12}$的大小,得出结论。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第一条:学生独立完成约分练习。
-教师提供一系列分数,要求学生将其约分为最简分数。
-举例:$\frac{20}{30}$约分为$\frac{2}{3}$。
-第二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通分练习。
-教师提供两个分数,要求学生将其通分后进行比较。
-举例:将$\frac{1}{2}$和$\frac{3}{4}$通分后比较大小。
-第三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如将一段路程分成若干份,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解决。
-举例:一段路程为30公里,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公里?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方面:讨论分数约分的原理。
-举例:学生讨论如何找到$\frac{18}{24}$的最大公约数,并约分为最简分数。
-第二方面:讨论分数通分的方法。
-举例:学生讨论如何将$\frac{1}{2}$和$\frac{3}{4}$通分,并比较大小。
-第三方面:讨论分数约分和通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举例:学生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一段路程,并计算每份的长度。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