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羿射九日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docx
24羿射九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4羿射九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羿射九日》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故事讲述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分析羿射日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勇敢、智慧、无私的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包括:1.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通过学习神话故事,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歌之美。3.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朗读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4.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习羿的勇敢、智慧和无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羿射九日》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的关键情节。2.感受羿射日的英勇形象,体会其勇敢、智慧的品质。
难点:1.朗读故事中的诗歌,理解诗歌的韵律美。2.运用多种方法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办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2.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诗歌韵律。3.教授学生复述故事的技巧,如抓住关键句、梳理情节等,并提供范例进行指导。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图片和视频,生动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羿射日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演示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增强视觉效果。
2.朗读指导:播放朗读音频,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3.互动软件: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神话故事的相关音乐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的氛围。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唤起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和记忆。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包括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举例说明:通过图片展示太阳和九个太阳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境。
互动探究:提问学生关于故事中的问题,如“羿为什么要射日?”、“羿射日有什么困难?”等,引导学生思考。
3.朗读与背诵(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示范朗读《羿射九日》的诗歌,学生跟读,然后分组朗读,加强语感和韵律感。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朗读诗歌。
4.理解与分析(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羿射日的英勇事迹,讨论羿的勇敢、智慧和无私品质。
教师指导:提供讨论框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如羿的行为对人们的影响、故事传达的道德观念等。
5.创作与表达(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诗歌或故事,表达对羿射日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指导:提供创作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6.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进行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巩固对《羿射九日》故事的理解。
教师指导: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故事内容。
7.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羿射日的英勇事迹和品质。
拓展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羿射九日》的故事,或者查找更多关于后羿的神话传说。
8.课后反思(约5分钟)
教师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记录学生的反馈和改进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知识点梳理
《羿射九日》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
1.故事背景与概述
-了解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背景。
-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人物形象分析
-后羿:勇敢、智慧、无私,敢于承担重任,为民除害。
-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但在故事中表现为九个太阳,造成灾害。
-其他人物:如嫦娥、百姓等,辅助故事情节发展。
3.故事情节理解
-九个太阳的出现及其对大地的影响。
-后羿射日的决心和过程。
-嫦娥奔月的故事与后羿射日的关联。
4.诗歌与文言文
-学习课文中的诗句,理解其意义和韵律。
-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阅读技巧。
5.道德教育
-学习后羿的勇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