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PAGE
4-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轨道形态及其影响。
实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来运动示意图,并能精确地说明太阳直射点的回来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相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改变。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
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说明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驾驭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中的自转。但是,大家都知道,每天我们的地球在自己运动的同时,还围围着太阳进行转动,这就叫做公转。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公转。
【新课讲解】
【老师提问】首先,我们还是要来了解一下这种运动的方向。大家知道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吗?
【学生回答】自西向东。
【老师提问】很好。大家还记得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吗?
【学生回答】也是自西向东。
【老师讲解】事实上,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是一样的,都是自西向东。而且,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那么大家靠着我们日常阅历,觉得公转一周会须要多少时间呢?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大家请先阅读书18面的阅读材料。)与地球自转周期类似,由于选择的参照点不同,地球的公转周期有恒星年与回来年之分,同样的,真正周期是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承转】地球公转一周是一个恒星年,那么,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呢?也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怎样的?(画图)
B太阳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方向【老师讲解】大家应当还没有系统的学过椭圆,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正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B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方向
【老师提问】地球在公转时也存在角速度和线速度的,那么,它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请个同学给我们在图上表示一下?
【学生回答】
【老师提问】同样存在一个问题,角速度和线速度在任何时间都相等吗?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其实二者在任何时候都不一样,在近日点的角速度略大些,线速度略快些,在远日点的角速度、线速度要小些。在相等的时间内,地球转过的面积要相等,(画图)从图中可看出在近日点处地球转过的角度要大、弧长要长些。远日点正好相反。
【老师小结】所以,我们可以对于地球公转速度得出一个结论:“一”近“七”远,“近”快“远”慢。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学习了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虽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分开讲授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正是由于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学问点——黄赤交角。
【老师提问】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都可以在空间上看成一个平面,我们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称为赤道面。大家觉得这两个平面会重合吗?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这两个平面是不重合的,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板书画图)
【承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地轴北端或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旁边)在肯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所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也就是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耀的点是有改变的。至于如何改变呢,大家先阅读一下教材18面下面一段话。(板书)
【老师提问】从教材中可看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有没有规律呢?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很好,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是有规律的。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起先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其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接着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N,过了这一天就起先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接着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起先向北移动。(画图)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这种周期性来回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