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第4单元.docx
羊角山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三年级
备课内容
第四单元
备课时间
2021.10.8
组织人
参与成员
本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思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种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学段课标要求
《标准2011》关于“数的运算”,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与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基本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思考
1.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注重教学内容在整体知识体系中的结构和体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2.突出基本算理的理解,掌握笔算的程序和步骤,还要借助直观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3.重视错题的纠正,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4.初期不用过度强调计算的速度,每分钟2~3题即可。
各课课时安排
(共9课时)
加法
例1例21课时
例31课时
练习八1课时
减法:
例1、21课时
例31课时
练习九1课时
例4解决问题1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信息技术使用点(使用到的资源)
(分享使用到的技术、资源、网址、链接等)
1.人人通PC端一师一优课
2.八桂教学通平台
3.小学数学E家公众号对应资源微课
4.徐长青简约教学公众号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