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苏教版.docx

发布:2025-03-31约2.2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娴熟地计算表内乘、除法;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育初步的视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洁推理实力,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觉简洁数学规律的实力。

3.使学生在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沟通的价值,获得学习胜利的体验,初步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看法,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

乘法口诀和表内乘、除法计算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问之一。这不仅是学生计算技能和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必备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娴熟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熟记乘法口诀。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采纳乘法和除法交替支配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驾驭乘法口诀,突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是分开编排的。这样做是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乘法和除法时,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有肯定的困难,把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有利于分散难点。当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除法后,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的方法已经基本驾驭,而且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难度较大、简洁混淆,这时将乘、除法穿插编排,把记忆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应用口诀的机会,使每一部分乘法口诀得到刚好的巩固,既避开学朝气械记忆,又能体现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2.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获得胜利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念。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究7~9的乘法口诀、主动参加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驾驭编乘法口诀的方法,促进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教材留意不断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尽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编制乘法口诀时,留意由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依据列表计算的结果和教材供应的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来;8、9的乘法口诀,不再出示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而是让学生依据列表计算的过程和已有的编乘法口诀的阅历干脆写出来。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以例题的形式呈现;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不再支配例题,而是在编出口诀之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自主学习。这样,不断加高校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经验探究数学学问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一些详细的学习方法,不断体验胜利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3.细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娴熟记忆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记忆口诀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每一道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在编制乘法口诀之前,教材设计表格让学生经验相同数连加的过程,加深对结果的感知与记忆,分散记忆的难点。在编制口诀之后,教材留意让学生体会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利用乘加、乘减的计算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教材还设计了多种好玩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建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在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留意全面巩固已学过的口诀;把学过的乘法口诀系统整理成表,帮助学生熟记全部口诀,并留意在整理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初步的探究规律和整理概括实力。教材还支配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其目的主要也是促使学生进一步驾驭表内乘、除法。

(三)评价建议

本单元学问技能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娴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相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评价可以采纳口试、笔试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要评价学生能否娴熟地口算表内乘法和除法,可以通过视算或干脆写得数等形式进行。同时,适当提出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状况下,到单元结束时,学生口算的速度应达到每分钟6~8题左右,正确率在92%以上。到学期结束时,口算速度应达到每分钟8~10题,正确率在95%左右。

数学思索与问题解决方面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在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以及解决简洁乘、除法实际问题时,能否主动地、有条理地绽开思索,是否有主动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的意识,能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