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绪论.ppt
自然辩证法
〔又名科学技术哲学〕
;绪论;学科名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2年把“自然辩证法”学科名称改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编号:010108〕
阅读资料:
《自然辩证法·导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准备、写作和出版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
《科学哲学》〔刘大椿著〕
“科技论文摘要的标准化写作”
“中国图书分类法”
OnBeingaScientist;一.自然辩证法一词的由来;1.一部未完成的著作(1) ;1.一部未完成的著作〔2〕;1.一部未完成的著作〔3〕;1.一部未完成的著作〔4〕;2.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1〕;2.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2〕;2.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3〕;3.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1〕;3.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2〕;3.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3〕;3.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4〕;3.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4〕;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2〕;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3〕;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4〕--爱因斯坦的回信;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5〕;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6〕;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7〕;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8〕;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9〕;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0〕;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1〕;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2〕;4.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1〕;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1〕;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2〕;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3〕;;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4〕;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5〕;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6〕;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7〕;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课程结构;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现代科技所揭示的辨证自然观;
自然哲学
研究自然界的一般性质及开展的一般规律,特别??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来揭示自然界演化的规律;
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开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开展问题;
研究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理、化、天、地、生等〕前沿的哲学问题。;(二)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哲学
研究科学的结构、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开展模式;
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通常所讲的科学方法论〕,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发现的思维形式、科学发现的检验逻辑等。
技术哲学
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开展的一般规律。重点研究工程技术的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高技术的开展机制及产业化等问题。;(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科学技术产生与开展的条件、机制与趋势——〔汤浅现象、李约瑟难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信息高速公路
——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研究
——纳米科技
科学技术与人的价值;汤浅现象;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
——假设干解答〔内因〕;李约瑟难题——续解〔外因〕;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一个学科群;自然辩证法;五、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六、学习方法;七、教材及考核方法;参考文献;国内相关刊物;八.自然辩证法在中国;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1〕;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2〕;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3〕;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4〕;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5〕;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6〕;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7〕;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8〕;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8〕;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8〕;1.《自然辩证法》的引进与学习〔8〕;2.进入主流意识形态〔1〕;2.成为主流意识形态〔2〕;2.成为主流意识形态〔3〕;2.成为主流意识形态〔4〕;2.成为主流意识形态〔5〕;3.体制化、标准化;4.新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全面繁荣与开展〔1〕;4.新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全面繁荣与开展〔2〕;4.新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全面繁荣与开展〔3〕;4.新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全面繁荣与开展〔4〕;5.成为课程和学位〔1〕;5.成为课程和学位〔2〕;5.成为课程和学位〔3〕;5.成为课程和学位〔4〕;5.成为课程和学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