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信息获取与交流 第16课 网上获取信息 四、 网上问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第五单元信息获取与交流第16课网上获取信息四、网上问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背景,通过“网上问路”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网上获取信息。课程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网上问路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获取的重要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将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网上搜索技能的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信息检索。
2.信息评价与筛选:强调学生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难点:
1.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学生面临大量信息时,难以找到所需内容。
2.网络安全意识:学生在网上问路时,可能面临隐私泄露或网络诈骗的风险。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教授学生信息评价方法,如检查信息来源、发布日期等,以提升筛选能力。
3.强化网络安全教育,讲解常见网络诈骗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组织小组讨论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电脑教室
-无线网络设备
-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程平台: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
-在线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
-交通安全知识相关网站
-网络安全知识科普视频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演示文稿
-教学视频
-网络实时搜索演示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知道的路该怎么做?”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信息。
回顾旧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网络基本知识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网上问路的步骤,包括输入目的地、选择交通方式、查看路线和距离等。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在网上搜索并获取问路的详细信息,如使用地图服务网站或应用程序。
互动探究:教师提问“如果在搜索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策略。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台电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问路的实际操作。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网上问路的任务单,包括查找特定地点的路线和交通方式。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任务单进行批改,并给予个别指导。
5.小组讨论(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获取网上问路信息,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指导: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专业建议。
6.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上问路的信息获取技巧和网络安全意识。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认识。
7.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其他在线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并记录下使用心得。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保持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指导。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知识点梳理
1.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网络信息检索的定义
-网络信息检索的类型(全文检索、关键词检索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则(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
2.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输入关键词、选择搜索范围等)
-高级搜索功能(布尔逻辑运算、引号搜索、通配符搜索等)
-搜索结果的筛选与排序
3.网上问路的步骤
-确定目的地和出发地
-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步行、公交、地铁、驾车等)
-查看路线规划(最佳路线、距离、预计时间等)
-了解沿途信息(景点、餐厅、加油站等)
4.信息评价与筛选
-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检查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评估信息的时效性
5.网络安全意识
-个人信息保护(不泄露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