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信息获取与交流 第16课 网上获取信息 二、 网上购物》说课稿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第五单元信息获取与交流第16课网上获取信息二、网上购物》说课稿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交流能力为核心,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获取与交流第16课网上获取信息》中的“二、网上购物”为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掌握搜索、筛选商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增强课堂互动,以实现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网上购物的方法,学生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信息筛选与处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网络购物的安全性问题,发展其安全防护意识和信息安全素养。此外,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创新性思考,激发其探索和实践的热情,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包括商品搜索、比价、下单等环节。
②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在众多商品信息中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符合需求的商品。
②如何评估网络购物平台的安全性和商品信息的真实性,提高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网上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
2.设计模拟购物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筛选商品和下单流程,以及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案例研究,探讨网络购物的安全性问题。
3.使用多媒体教学,如网上购物平台演示视频,增强直观性,同时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实时搜索商品信息,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获取信息,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利用网络获取商品信息的呢?”接着引出本节课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网络上进行购物,了解网上购物的流程和技巧。”
2.讲授新知(20分钟)
①详细介绍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商品搜索、比价、选择支付方式、下单等环节。
②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筛选商品信息,如何判断商品信息的真实性。
③强调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购物过程中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泄露隐私。
④讲解不同支付方式的特点和安全性,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3.巩固练习(10分钟)
①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商品进行搜索、比价、下单等操作。
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购物效率和安全性。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上购物的流程、信息筛选和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邀请学生分享在模拟购物中的体验和收获。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购物平台,选择一个自己需要的商品,完成一次完整的购物流程,并写下购物体验和遇到的问题,下节课分享。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和效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1.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商品搜索、比价、下单、支付等环节,能够独立完成一次网上购物体验。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筛选和评估网络上的商品信息,提高信息处理和判断能力,避免因信息不足或虚假信息而上当受骗。
3.学生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能够在网上购物时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4.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真实网络环境中更加自信地进行购物活动。
5.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了沟通协作能力,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享信息、交流观点。
6.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购物的风险,提高了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7.学生在作业中能够反思自己的购物过程,分析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购物策略。
8.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转化为实际生活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教学反思
这节课《网上获取信息》的“网上购物”部分,总体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对网上购物的流程有了基本的认识,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