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docx

发布:2023-11-03约1.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14页 【教学目的】: 1.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在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过程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比较,体会连除与先乘后除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为选择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用连除或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连除的实际问题,体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体会连除与先乘后除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为选择简便算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根据条件提问并列式解答: 有224本书,平均放在两个书架上, ? 2.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放了28本书, ? 出示两种不同的方法: (1)2×3=6(本) (2)28×3=84(本) 6×28=168(本) 84×2=168(本) 答:一共有168本书。 答:一共有168本书。 让学生说说每步计算所表示的意义。 我们能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小结:同学们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 带大家走进学校图书馆,看看那里还有什么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 弄清题意。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 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呢?(每个书架有4层)求什么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师根据学生回答,摘录条件:224本书、 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学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师:要求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反馈: 方法一:根据2个书架有224本书,可以先算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算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方法二:根据2个书架和每个书架有4层,可以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算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与同学交流。 4.师生共同交流。 方法一: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二:2×4=8(层) 224÷8=28(本) 5.引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224÷2÷4 224-(2×4) =112÷4 =224÷8 =28(本) =28(本) 6.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验算? 引导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一下,看看解答是否正确,然后写出答句。 检验:28×4×2 =112×2 =224(本) 7.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 引导观察两个综合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 相同点:数字相同,顺序一样,被除数相同,得数一样; 不同点:一个算式是连除,另一个是把两个除数相乘,转化为一个除数再计算。 8.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 可以怎样分析问题?列综合算式计算有什么优点?(发现解法之间的联系) 可以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明白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数量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列式解答(最好用综合式子解答);4.检验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交流订正,分析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连除计算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24÷2=112(本 112÷4=28(本) 224÷2÷4 =112÷4 =28(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