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S11031-《民间美术欣赏》-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2
ADDINCNKISM.UserStyle《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2023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823S11031
开课单位
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欣赏
AppreciationofFolkArt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
17
课程类别
专业拓展课(就业创业方向)
先修课程
无
适用专业(类)
视觉传达设计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是本专业(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基础知识,能够熟悉民间美术的产生基础,发展特性以及与地域的紧密关系。扩展学生的艺术与文化知识范围。本课程主要包括民间美术产生与地域环境、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质、民间美术的流传与演变等理论环节。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
课程目标1:了解民间美术产生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课程目标2: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质
课程目标3:了解民间美术的流传方式与演变
课程目标4: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流程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对民间美术有深入的了解
课程目标1
0.2
2-3:能够将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法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
课程目标2
0.2
3-1:了解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与演变
课程目标3
0.2
3-4:对民间美术特质进行创新
课程目标4
0.4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相结合,由浅入深,由基本方法到具体案例,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过程。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产生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质产生的机理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民间美术产生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了解民间美术产生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
6
讲授+演示
课程目标1
2
第2章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质
了解地域环境与民间美术艺术特质的内在联系
6
讲授+演示
课程目标2
3
第3章民间美术的流传方式与演变
了解民间美术的流传方式与演变过程以及未来演变的趋势
5
讲授+演示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合计
17
七、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时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演示性
课程目标1
2
验证性
课程目标2
3
设计性
课程目标3
4
探究性
课程目标1
合计
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探究性”、“其它”等。
八、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考查
(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课程论文
?课程报告?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过程
考核
出勤
20%
出勤率
课程目标1
作业
50%
作业评分
课程目标2
表现
30%
课堂表现、课堂交流
课程目标3
期末
考核
70%
作业评分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九、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
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中国民间美术观念》,吕品田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22年8月1日第一版。
(三)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欣赏》慕课,超星课程学习平台;
执笔人
吕霈畬
审核人
彭勃
教学院长
李文岗
院长
刘宗超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