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沁 阳 职 专 辛中俊 教学目标 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3、熟练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2,为何说饱和溶液时我们要指明在一定条件下? 溶解度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 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表示方法: 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溶解性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100克水 水100克 水100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够了,我饱了 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能溶) 微溶 难溶 (不溶) 20oC时的溶解度 10克 1-10克 0.01-1克 0.01克 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在20 ℃时,有263克饱和硝酸钾溶液。如将温度降低到0 ℃,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晶体?(已知20 ℃和0 ℃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是31.5克和13.3克。) 2、在30℃112.5gKNO3饱和溶液中含KNO335.34g,试计算30 ℃时KNO3的溶解度,如果将该溶液冷却到0 ℃,可析出多少克KNO3晶体?(已知0 ℃时KNO3溶解度为13.3g)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溶剂100g、饱和状态、溶质质量 2、固体物质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