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计算专题复习有答案.doc

发布:2016-11-07约6.9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溶解度计算题 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溶解度为34克 (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溶解度为36.4克 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x=84g y=266g z=247g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是不饱和溶液。 (2)①181.3g ②83.0g [例2] 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硝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硝酸钠固体,则此时烧杯中( D ) A. 溶液质量是230g B. 溶质质量是50g C. 溶剂质量是170g D. 溶质质量是45g [例3] 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判断 [例4] 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35g_。 [例5] t℃,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 c=a+b B. c=2b-a C. c=2a+b D. c=2a-b [例6] 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硝酸铵也达饱和,求⑴20℃时, 硝酸铵的溶解度。⑵原溶液中硝酸铵的质量。S=192g,x=60g [例7]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入下表: 温度/℃ 10 20 60 溶解度/g 21 31.6 110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若将其升温至60℃,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 x=59.6g;,解得y=91.96g [例8]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体 析出的有 C (8) 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例9]: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0kg10%的食盐溶液。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kg? 解析:紧紧抓住配制前后的等量关系是关键。可以利用配制前后溶质、溶剂的相对应相等来列方程解决。? 设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质量为x和y 25%x=30k g10%,解得x=12k g;Y=30k g—12k g=18k g? [例10]: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和水各多少毫升? 解析:可以直接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