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解度计算作业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作业练习
1.在20℃时,将250g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再冷却到20℃时,有10.8氯化钠晶体析出,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10.8g B.36g C.26.5g D.21.6g
.已知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现有500g60℃的硝酸钾溶液,若蒸发掉10g水,温度恢复到60℃,不可能有的情况是[ ].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等于11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小于11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11g.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在t℃时,将120g氯化钠溶液蒸发掉10g水时有2.5g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g水时有3.6g晶体析出,若继续蒸发掉10g水,将析出晶体 [ ].10g B.8g C.7.5g D.3.6g
4.下图表示的是在不同温度下,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质量(g)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
?
把39g硝酸钾溶解在61g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这时的温度应是______。在80℃时,使18g硝酸钾溶于57g水中,然后把溶液冷却到______度时,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5.已知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求在20℃时,要将1000g蔗糖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将该温度下的100g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再冷却到20℃,问有多少克食盐晶体析出?
7.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如把9.3g硝酸钾溶解在70g水里,试通过计算说明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欲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晶体?(20℃)
8.20℃时,无水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要配制20℃时的饱和碳酸钠溶液73.5g,需要称量多少克水和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
9.某温度下,将Wg某物质A完全溶解制成VmL饱和溶液,此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求物质A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将100g盐酸溶液和足量的镁条反应,生成氢气0.8g。求:原盐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生成物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20℃时,将生成物溶液制成饱和溶液需自然蒸发掉多少克水?(20℃时,生成物的溶解度是54.5g。)
一、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
⒈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质的溶解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⑴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⑵化学过程:物质分子或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某种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则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结果。例如:浓硫酸、NaOH等溶解于水时明显放热,而硝酸铵等溶解于水时则明显吸热。
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⑴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措施: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改变溶液的温度
例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水温会明显下降
(B)12%的硝酸钾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把不规则的NaCl晶体加入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NaCl晶体变规则了
(D)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吸收氯化氢气体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⒈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即:
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间的相互关系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⒈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下结论不适用于氢氧化钙等物质)
曲线以上各点(如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的量已超过了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为饱和溶液与晶体共存状态。
曲线上各点(如B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各点(如C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不饱和溶液
例⒋有一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左图,现有组成处于P点上的该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盐不含结晶水)( )
(A)加入10克该盐,必变成饱和溶液
(B)50℃时,若该盐溶液含A克溶质,保持温度不变,加入A/4克溶质,溶液必变成饱和溶液
(C)50℃时,140克P点溶液最少需蒸发掉20克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
(D)该溶液冷却至0℃时,析出溶质10克
(E)在保持溶质及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P点溶液达到饱和需降温20℃
例⒌左表是几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克)。现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CO2、NH3 在30℃时制成溶液,此时溶液中无晶体,当降温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体是( )
(A)NH4C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