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习作:我的“自画像”》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pdf

发布:2024-07-20约2.5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基于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

讨。

(2)听人说话要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我的“自画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导读中对习作能

力的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统编版教材注重习作教学的序列性。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练习写过他人的特点。本次练习

由写他人转为写自己。要引导学生说事例、写事例,体现人物。怎样通过典型事例多方面介绍自

己既是本次习作教学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3.学情分析

基于习作:

(1)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基本上习惯了书面下学期表达,但是还有

一部分孩子对写好作文缺乏自信,不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2)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能写出自己的外貌,但抓不住特点,不知道要通过具体事例

来介绍自己。

(3)多数学生能有意识地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但有时运用不太恰当,尤其

对有新鲜感的词句,还不太会恰当运用。

(4)部分学生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的错误的词句,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缺乏这方面的

能力。

基于口语交际:

(1)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用普通话交谈,但四年级的孩子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法,而不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没有养成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的习惯。

(2)四年级学生听人说话基本能把握主要内容,但还不能很好地转述。

(3)学生能讲述自己的见闻,简单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讲述见闻、故事时不能把自

己的感受讲清楚。

教学目标

1.对照例文,自己评改习作。

2.根据要求,同桌互评。

3.组内交流,学会抓住外貌特点,通过具体事例介绍自己的多个方面。

评价任务

1.通过对例文的评价交流,明确自评要求,自评习作。

2.同桌对照要求,互评习作,再次修改完善。

3.分享交流,小组评价,写外貌时会抓住自己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尝试习作。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导入1.复习导入。说出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巩固写法2.总结习作中的方法。自己。

活动一:学生能根据自评要

环节二1.明确自评的要求。求,进行自评,修改习作。

明确要求2.出示例文,找出优点,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建议。(评价目标一)

自评自改3.自评,交流自评情况,指导修改。

(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分享习作,对照要求

环节三

1.明确互评的要求。同桌互评。(评价目标二)

尝试互评

2.互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