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教学设计.doc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即通过描写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向他人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的白描、细节描写,性格描写的具体事例衬托,爱好描写的动作、心理描写等,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形象。
-能够正确运用通顺、连贯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观察自己的外貌、行为、兴趣爱好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特点和经历,拓宽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提出修改建议、示范写作技巧等,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活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通过描写自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我认知能力。
-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展现个性,表达真实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
2.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避免平铺直叙,能够运用新颖的题材、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使文章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本次习作的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写作任务有清晰的认识。
2.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我的自画像这一主题,交流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示范法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的我的自画像习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突出人物特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
4.练习法
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有趣的自我介绍视频,视频中的人物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介绍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自我介绍有趣吗?从他的介绍中,你们能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介绍的要点和作用,从而引出本次习作主题--我的自画像。
(二)明确习作要求(5分钟)
1.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来写。
-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内容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逐句解读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每个要求的具体含义。例如:
-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来写,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这些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为写作提供思路。
-抓住自己的特点,强调写作时要突出与众不同的地方,避免千篇一律。
-内容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三)引导观察与思考(10分钟)
1.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自己的外貌特征。思考:我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眼睛、鼻子、嘴巴有什么特点?脸型是怎样的?穿着打扮有什么风格?
2.提问学生:在性格方面,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点滴,如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表现、与朋友相处时的态度等,从而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3.接着问:你有哪些爱好?这些爱好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和收获?在做爱好相关的事情时,你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帮助学生从爱好入手,挖掘写作素材。
(四)小组交流讨论(1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刚才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