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语 文 设计者 靳小艳 单位 (学校) 善应镇南善应小学 授课班级 一年级
章节名称
1. 3.小青蛙
学时
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一)1、2、3、4;(二)1、2、3、5。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儿歌,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学生特征
学生天真、活泼,对什么都充满好奇,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3-1
1.3-2
1.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生字“清、晴、睛、情、请”,会写生字“青、清、晴”,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2、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发自内心喜欢小青蛙。
2、激发学生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动画演示生字“清、晴、睛、情、请”形成过程,齐读生字词、问答识字。
教学难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动画演示生字“清、晴、睛、情、请”形成过程,齐读生字词、问答识字。猜猜“蜻”字读音和意思。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3-1
1.3-2
1.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1-3
(图片、文字)
课件4-6
(图片、文字)
课件13-14
课件7-9
(图片、文字、动画)
课件10-12
(儿歌图片、文字)
课件15
(视频)
课文插图、
儿歌
生字
生字
生字巩固练习
儿歌图片、文字
《小青蛙》视频
B
E、G、J
E
J
H
I
E、G
E、G
G
I
G、H、
J
走进文本,
认识生字。
书写生字。
通过闯关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
通过朗读课文和观看视频,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1分
3分
2分
5分
5分
1分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小青蛙
清 晴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过程结构:
开始
开始
一、猜谜导入
出示谜语利用
出示谜语
利用谜语,设置问题直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思考中走进文本。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领学生融入文本,是本环节的关键。激发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领学生融入文本,是本环节的关键。
激发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是
是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了解到的小青蛙的常识。了解小青蛙。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了解到的小青蛙的常识。
了解小青蛙。
知道:小青蛙身穿绿衣裳,
知道:小青蛙身穿绿衣裳,“青”就是绿色,绿绿的小草叫“青草”,绿绿的小山叫“青山”。
出示
出示“青”字
明白“青”字意思。
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上宽下窄,第三横写在横中线上,“月”的撇变成竖。
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青”字。
动画演示“青”字书写笔顺
”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范写。
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