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3-03-29约1.4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口算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此外,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在青蛙吃虫子的具体情境中,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用语言描述学具(小棒或计数器)的操作演示过程,并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学习难点 知道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评价设计 1、通过在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中,学生能否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否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从而探索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来评价目标1的完成。 2、通过学生能否用语言完整描述摆小棒、拨珠的过程和说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来评价目标2达成。 3、通过练习题解决问题来成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 对,青蛙。青蛙可是吃虫保庄稼的能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青蛙吃虫子。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⑴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①怎样列式?怎么计算? ②同伴合作: 1、先自己立思考 2、再把你的算法用画一画、摆一摆或者拨一拨等方式讲给同桌听! ③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方法间的关系 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回想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在摆过程中那一步你能看出来是50+30=80? 那在拨计数器过程里你有又是怎么看出来50+30=80? 为什么30里的3要和56中的5加在一起?(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 小结:大家展示的这么多算法看似都不一样,但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在计算上是有相同的地方,还是有关系的。 计算完毕,别忘了写上单位和答语。 ⑵接下来,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①怎样列式?56—30= ②小组合作解决完成。合作要求: 先立思考,尝试解决;再在组长的带领下把你们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组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吗?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都计算了56—30=26。真了不起。 ③对比:这么多方法,你知道他们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看来大家不仅会动手做,更会动脑思考。 一起来口答。 ④56—30=除了可以解决“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之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解决? ⑶对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不同 关于青蛙的问题,我们先解决到这里了。 来看一组题,34+20=34+2=?谁能口算出答案?口算方法上什么不同? 71—10=71—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加减一位数在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时,一定要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32+6=43+30=76—60=78—5=? 2、看到同学们这么棒!小青蛙为大家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谁能根据图意讲个数学故事?怎样列式? 四、小结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青蛙,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