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 地球一我们的家园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地球一我们的家园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讲述地球的美丽风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公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公民责任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3.思辨能力: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大气层等。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灭绝等。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2.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生态平衡、食物链、遗传资源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具体影响,如工业污染、过度开发等。
-掌握环保行动的具体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垃圾分类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以便跟随课程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地球生态环境相关的图片、图表和环保行动视频,增强视觉效果和互动性。
3.实验器材:准备环保主题的模型或实物,如垃圾分类箱,供学生操作和体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确保实验操作台的安全整洁。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着哪些问题?”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讲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大气层等,强调其重要性。
2.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灭绝等,举例说明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垃圾分类等。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中践行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等。
2.制作环保海报:每个小组设计一张环保海报,展示他们提出的环保建议和行动方案。
3.角色扮演:模拟环保宣传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普通公民等,讨论如何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用时:2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
1.学生讨论如何在学校节约用水,例如: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器具等。
2.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塑料使用,例如:使用环保袋、拒绝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3.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例如: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开投放。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地球生态系统的构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等。
-结合实践活动,强调环保行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球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介绍国际地球日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介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环保组织的活动和成果,让学生了解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趋势。
-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如极地、热带雨林、沙漠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脆弱性。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地球的故事》、《我们的地球》等科普书籍,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变和生态环境。
-建议学生观看《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纪录片,直观感受地球的美丽和脆弱。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公园或博物馆,实地了解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环保新闻,了解环保政策和环保技术的最新进展。
-建议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鼓励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调查研究,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空气质量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建议。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表达能力。
-建议学生关注环保组织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了解环保组织的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
-引导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