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Page1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应对自然灾难》
单元
爱惜地球共同责任
课时
2
学习
目标
1.相识自然灾难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
2.了解自然灾难发生的特点,驾驭自救自护的学问与实力。
3.通过学习培育学生养成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面对自然灾难时自救自护的学问与实力。
难点
相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树立战胜自然灾难的决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5.12汶川地震后》
提问:观看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新闻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记住了哪些感人的画面?把你了解的关于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跟同学们共享。
过渡:在强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呈现了不屈不挠、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当自然灾难不行避开时,这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力气。
观看
谈感受
能够形成民族骄傲感
5.12汶川地震近年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自然灾难。也是中华民族面对自然灾难的一次重大挑战
讲授新课
活动一:《防灾避险自救学问知多少?》
任务一:学生分组进行防灾避险自救学问竞赛
活动环节:
1.师生共同复习我国的自然灾难的种类。
2.激励学生对已有的避险学问进行汇总。
3.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竞赛,比一比哪一组驾驭的防灾避险自救的学问和方法最多?
4.老师对各小组学生的表现给与确定和刚好的评价。
师总结:同学们驾驭的学问真不少,看来大家有在平常留心视察和积累。这些学问的驾驭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活动二: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任务一:依据老师出示得常见自然灾难的几组应急行为进行辨析。
共计5道抢答题,四个小组进行抢答
1.雷雨天气避雨在大树下。
2.地震发生时抱头鼠窜。
3.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选择在山谷扎营。
4.当泥石流发生时,向泥石流流淌方向的山坡跑。
5.地震发生时,没有刚好撤离,选择躲在卫生间墙角,并用毛巾护住头部或者教室桌子下。
活动三:防灾避险学问库
出示洪水、地震、雷雨等自然灾难的避险自救要点方法。
过渡:为了减轻自然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难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国的防灾减灾工程。
活动四:直击新闻——了解预警信息
出示新闻,让学生关注预警信息
1.【天津预警发布中心】天津市气象台于2024年08月11日15时34分发布天津地区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料将来6小时内天津地区将有雷阵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大风,雨强较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好防范打算。今夜或将出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
2.出示常见的几种预警信号
活动五:观看视频《地震预警》
师:地震作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难,它的破坏性严峻,对人们生活影响也较大,特殊是灾后疫情、重建等后续问题也很繁杂,是我国政府特别重视一种灾难类型。
活动六:科学防护保家园
师:面对自然灾难,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难,从而提高抗灾实力。
1.出示“风云四号”讲解并描述其科学作用。
2.了解防洪堤坝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活动七: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出示抗灾中的感人画面,老师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关注到在抗洪抗震抗灾的现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们的奉献牺牲精神。
2.激励学生讲解并描述关于抗灾感人故事。(播放歌曲《我们中国人》)做背景音乐
师小结:
自然灾难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始终在与自然灾难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中华民族是最团结、最英勇、最坚韧的民族,让我们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分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参加竞赛活动,维护小组荣誉。仔细听取他人阅历取长补短。
依据老师设计的5个防灾自救的小情景进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给错误的行为提出正确的建议。
积累老师出示的避险自救的方法并能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
思索:天津预警发布中心的这则天气预警中“黄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仔细观看并学习
简洁了解国家为了抗击灾难采纳的一系列措施和科学手段及法律文件
听故事体会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灾精神。
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致敬。
通过竞赛活动检验学生已有的防灾避险的阅历,并培育学生团结意识,荣誉感,这是培育抗灾精神的前提。
这5个情景是生活中常出现的几种行为,雷雨、洪水、泥石流、地震也是发生频较高的自然灾难。此环节设计意在订正错误行为,降低灾难发生时不必要的危急。
直击新闻,让学生主动关注到预警信号的存在,并能激发新奇心让他们去学习预警信号。
地震这种自然灾难破坏性较大让学生多了解学习
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国家为抗击灾难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激发学生去敢于去探究。
伴随歌曲走进情景
从故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宏大精神树立民族骄傲感和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