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材章节为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篮球基本技术”中的“投篮技术”。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篮球的基本技术,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要领,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投篮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包括:1)增强运动技能,提高行进间投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发展运动认知,理解篮球运动中的空间感和节奏感;3)培养运动情感,通过挑战自我,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4)提升运动意志,面对投篮失败时,学会坚持和调整策略。
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初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的技术性。本节课针对的学生群体,在知识、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篮球运动,对篮球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术有所了解,但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足。他们对投篮技术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投篮动作上,对于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这样更为复杂的技术动作,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2.技能水平: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投篮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在行进间投篮技术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动作不规范,投篮稳定性差。
3.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体能较好,能够适应快速行进间的投篮动作,而部分学生体能较弱,可能在行进中保持平衡和准确投篮方面存在困难。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篮球运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练习,而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基础薄弱或对运动兴趣不高而参与度较低。
5.学习影响:由于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篮球场、篮球、计时器、秒表、篮球架、标志桶、教学录音设备、录像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微信群、体育教学APP。
3.信息化资源:篮球教学视频、篮球运动技巧分析软件、在线篮球教学平台。
4.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游戏教学、比赛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篮球场上最常使用的投篮方式有哪些?”引发学生对投篮技术的思考。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投篮方式——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它是一种既实用又具有挑战性的技术。”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
(1)教师讲解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站位、运球、起跳、投篮等环节。
(2)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动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过程。
三、分组练习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和提升层。基础层学生主要练习站位、运球和起跳,提升层学生在基础层练习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投篮。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动作要领。
四、分组对抗比赛
(1)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进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比赛。
(2)比赛规则:每个队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投篮,得分高者获胜。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技术。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强调动作要领,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篮球场上最常使用的投篮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跳投、原地投篮、三分球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投篮方式——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它是一种既实用又具有挑战性的技术。”
2.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
-站位: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下沉。
-运球:用非投篮手运球,保持球在身体侧面,运球时注意控制球的速度和方向。
-起跳:运球的同时,用非投篮手拍球,使身体迅速起跳。
-投篮:起跳后,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将球投出,注意投篮时的手腕要灵活。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动作步骤和技巧。
3.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