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微分方程建模.doc

发布:2017-04-05约1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微分方程建模 微分方程建模是数学建模的重要方法,因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将导致求解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把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化成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大体上可以按以下几步: 1. 根据实际要求确定要研究的量(自变量、未知函数、必要的参数等)并确定坐标系。 2. 找出这些量所满足的基本规律(物理的、几何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等等)。 3. 运用这些规律列出方程和定解条件。 列方程常见的方法有: (i)按规律直接列方程 在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许多自然现象所满足的规律已为人们所熟悉,并直接由微分方程所描述。如牛顿第二定律、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规律等。我们常利用这些规律对某些实际问题列出微分方程。 (ii)微元分析法与任意区域上取积分的方法 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现象所满足的规律是通过变量的微元之间的关系式来表达的。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不能直接列出自变量和未知函数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式,而是通过微元分析法,利用已知的规律建立一些变量(自变量与未知函数)的微元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再通过取极限的方法得到微分方程,或等价地通过任意区域上取积分的方法来建立微分方程。 (iii)模拟近似法 在生物、经济等学科中,许多现象所满足的规律并不很清楚而且相当复杂,因而需要根据实际资料或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各种假设。在一定的假设下,给出实际现象所满足的规律,然后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列出微分方程。 在实际的微分方程建模过程中,也往往是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不论应用哪种方法,通常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假设与简化,并要把模型的理论或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以修改模型使之更准确地描述实际问题并进而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 本章将利用上述方法讨论具体的微分方程的建模问题。 §1 发射卫星为什么用三级火箭 采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发射到高空轨道上运行,为什么不能用一级火箭而必须用多级火箭系统? 下面通过建立运载火箭有关的数学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 火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使问题简单明了,我们只从动力系统和整体结构上分析,并且假设引擎是足够强大的。 1.1 为什么不能用一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下面用三个数学模型回答这个问题 1.1.1 卫星进入600km 高空轨道时,火箭必须的最低速度 首先将问题理想化,假设: (i)卫星轨道是以地球中心为圆心的某个平面上的圆周,卫星在此轨道上以地球引力作为向心力绕地球作平面匀速圆周运动; (ii)地球是固定于空间中的一个均匀球体,其质量集中于球心; (iii)其它星球对卫星的引力忽略不计。 建模与求解:设地球半径为,质量为;卫星轨道半径为,卫星质量为。 根据假设(ii)和(iii),卫星只受到地球的引力,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其引力大小为 (1) 其中为引力常数。 为消去常数,把卫星放在地球表面,则由(1)式得 或 再代入(1)式,得 (2) 其中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假设(i),若卫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则其向心力为,因为卫星所受的地球引力就是它作匀速运动的向心力,故有 由此便推得卫星距地面为,必须的最低速度的数学模型为 (3) 取,,代入上式,得 即要把卫星送入离地面600km高的轨道,火箭的末速度最低应为7.6km/s。 1.1.2 火箭推进力及升空速度 火箭的简单模型是由一台发动机和一个燃料仓组成。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气体从火箭末端喷出,给火箭一个向前的推力。火箭飞行要受地球引力、空气阻力、地球自转与公转等的影响,使火箭升空后作曲线运动。为使问题简化,假设: (i)火箭在喷气推动下作直线运动,火箭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ii)在时刻火箭质量为,速度为,且均为时间的连续可微函数; (iii)从火箭末端喷出气体的速度(相对火箭本身)为常数。 建模与分析:由于火箭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喷出气体,使其质量不断减少,在内的减少量可由台劳展式表示为 (4) 因为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5) 从(4)式和(5)式可得火箭推进力的数学模型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