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人体的营养》单元作业设计.docx
初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生物学
七年级
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
人体的营养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4单元第8章第1节
第1课时
探究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2
第4单元第8章第1节
第2课时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3
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第1课时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
4
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第2课时
食物的消化过程
5
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第3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
6
第4单元第8章第3节
第1课时
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7
第4单元第8章第3节
第2课时
均衡膳食食品安全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属于“第五主题生物圈中的人”。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出废物。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程。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订合
理的膳食计划。
关注食品安全。
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
例。
(二)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单元以“人体的营养”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元,聚焦人体营养的来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同时关注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问题。
从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出发,学生通过“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活动,了解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民以食为天”,人通过“吃”从食物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最终被吸收进人体的血液,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利用。但通过“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的模拟实验同学们发现,只有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透析袋,而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透过透析袋,所以它们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上皮细胞吸收,进而进入血液。
食物从口腔依次进入食管、胃、小肠等消化管内,其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与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逐渐被水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小分子营养物质穿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由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以满足人体细胞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时,充分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但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
类和含量有所不同,为了全面而健康地获取营养物质,需要合理膳食,同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本章内容逻辑清晰、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体营养的来源与去路,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人体的物质运输、人体的能量供应、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健康地生活等知识奠定基础。通过以上结构与生理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系统协调合作,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与人类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学们在之前学习过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
同学们都很喜欢吃,但是,有很多同学不会合理饮食,不能合理解释食物进入我们口腔后的过程与变化。有关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较为抽象,需要大量、多种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具体过程,所以本章加大了探究学习的力度,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获取新知。
目前中学生偏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易造成营养不良与营养过程,习惯购买小摊点食品等现象,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对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都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而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因而获得的营养物质就有差异。而营养物质的摄入与人体所需营养应达到平衡的状态,否则可能会导致营养失调,因此合理膳食十分重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通过“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活动,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联系生活实际和生长发育经历,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