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关税会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进口(免税) 2.发出材料 3.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二)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委托加工 4.收回成品 5.出口销售 确认收入(免税)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6.结转销售成本 计算不得抵扣进项=加工费×征退税率之差 7.计算退税 依据加工费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退税=加工费×退税率 例6-8(P205)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 取得普通发票特准退税 换算为不含税金额计算 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发票金额计算 例6-9(P206)某土产进出口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麻纱一批用于出口,金额60 000元,小规模纳税人开来普通发票。土产公司已将该批货物出口完毕,有关出口应收的全套凭证已经备齐。作会计分录如下: 应退税额=60 000÷(1+3%)×3%=1 747.57(元) (1)申报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1 747.57 贷:主营业务成本 1 747.57 (2)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1 747.57 贷:应收出口退税 1 747.57 (四)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的会计处理 外贸企业作为受托人将余款划给委托人后,退税事宜均由委托人负责申请办理。受托人(外贸企业)仅就其劳务费收入计算缴纳营业税。 例6-10 (P206)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免抵退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口应纳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退税 即:免抵税额 即:当期免抵退税不得 免征和抵扣税额 即:当期 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步骤及账务处理 1、采购 统一计进项,不区分内销和出口 2、出口销售(免)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外汇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抵税——抵税体现在应纳税额的计算中 (1)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 原因: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同; 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离岸价格的确定 ①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为标准; ②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③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规定予以核定。 若以到岸价格成交,应按运保佣的金额与征退税率之差冲减“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增(进转) 红字 【例题】某货物征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1%。以到岸价格成交,成交价为10000元,其中运保佣为1000元。 第五章 关税会计 主要内容 熟悉关税的概念、特点 掌握关税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和减免 掌握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熟悉关税的纳税申报 掌握关税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关税的会计核算 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处理 一、会计科目设置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关税的缴纳、结余情况及进出口关税的计算,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关税”二级明细科目,也可以分别设置“应交进口关税”、“应交出口关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关税 实际缴纳的关税 应缴纳的关税 多缴的关税 尚未缴纳的关税 二. 会计处理 自营进口业务(熟悉) 自营出口业务(熟悉) 代理进出口业务(了解) (一)企业自营进口业务 进口货物时,进货价格一般以CIF价格作为完税价格计缴关税; 进口货物缴纳的关税和消费税, 计入采购成本; 进口货物缴纳的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