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8.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文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考纲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____________。特别地,当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____________。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斜率存在,设为k1,k2,则l1⊥l2?_________,特别地,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________。 2.两直线的交点 (1)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l1与l2 ,此解就是l1、l2交点的坐标; (2)若方程组无解,则l1与l2 ,此时l1∥l2; (3)若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则l1与l2重合。 3.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上的两点A(x1,y1),B(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d=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一判] (1)当直线l1和l2斜率都存在时,一定有k1=k2?l1∥l2。( ) 解析 错误。当直线l1和l2斜率都存在时,虽然有k1=k2,但有可能重合。 (2)如果两条直线l1与l2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一定等于-1。( ) 解析 错误。两条直线l1与l2垂直,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或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斜率为零。 (3)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直线相交。( ) 解析 正确。若两条直线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解时,两条直线必相交。 解析 错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是直线方程必须是一般式。 [练一练] 1.(2016·合肥模拟)点(1,1)到直线x+2y=5的距离为( ) 4.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5.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3x+4y-7=0,直线l2的方程为6x+8y+1=0,则直线l1与l2的距离为________。 【例1】 (1)(2016·济南模拟)已知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3=0平行,则a=( ) A.-1 B.2 C.0或-2 D.-1或2 (2)(2015·浙江名校联考)已知直线l1:x+(a-2)y-2=0,l2:(a-2)x+ay-1=0,则“a=-1”是“l1⊥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律方法】 (1)当直线的方程中存在字母参数时,不仅要考虑到斜率存在的一般情况,也要考虑到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同时还要注意x,y的系数不能同时为零这一隐含条件。 (2)在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垂直时,也可直接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 ①l1∥l2?A1B2-A2B1=0且B1C2-B2C1≠0。 ②l1⊥l2?A1A2+B1B2=0。 变式训练1 已知过点A(-2,m)和点B(m,4)的直线为l1,直线2x+y-1=0为l2,直线x+ny+1=0为l3.若l1∥l2,l2⊥l3,则实数m+n的值为( ) A.-10 B.-2 C.0 D.8 【例2】 求经过直线l1: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 【规律方法】 (1)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解由两直线方程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经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设法 经过两相交直线A1x+B1y+C1=0和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其中λ∈R,这个直线系方程中不包括直线A2x+B2y+C2=0)。 变式训练2 如图,设一直线过点(-1,1),它被两平行直线l1:x+2y-1=0,l2:x+2y-3=0所截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l3:x-y-1=0上,求其方程。 【例3】 (2016·荆州模拟)已知点P(2,-1)。 (1)求过P点且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l的方程; (2)求过P点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3)是否存在过P点且与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