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习题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计算氢原子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产生的谱线H(的波长与频率。
解: ( = RH
= 3.289 ( 1015s(1
= 4.57(1014s(1
=
= 656(10(9m
= 656nm
2.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多少?
解: I = (E = h(
= 6.626(10(34 J(s(3.289(1015s(1(1/12 (1/()
=2.179(10(18J
3.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n l m (1) 2 1 0 (2) 2 2 (1 (3) 2 3 +2 解:(1)合理;(2) l取值不合理,应小于n;
(3) l、m取值不合理,l应小于n,m取值为0, (1, (2,( ( l;
4.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
(1)3d能级; (2)4s1电子
解:(1)3d能级: 2)4s1电子:n=4,l=0,m = 0;
5.分别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F 10Ne 25Mn 29Cu 24Cr 55Cs 71Lu 解:
9F 1s22s22p5 第二周期VIIA族 10Ne [He]2s22p6 第二周期VIIIA族 25Mn [Ar]3d54s2 第四周期VIIB族 29Cu [Ar]3d104s1 第四周期I B族 24Cr [Ar]3d54s1 第四周期VI B族 55Cs [Xe]6s1 第六周期I A族 71Lu [Xe]4f145d16s2 第六周期IIIB族 6.以(1)为例,完成下列(2)((4)题。
(1)Na (Z = 11) [Ne]3s1 ; (3 ) (Z=24) [ ? ] 3d54s1; (2) 1s22s22p63s23p3 ; (4 ) Kr (Z= ) [ ? ] 3d104s24p6; 解:
(1) Na (Z = 11) [Ne]3s1 ; (3 ) Cr (Z=24) [Ar ] 3d54s1; (2) P(Z=15) 1s22s22p63s23p3 ; (4 ) Kr (Z= 36 ) [Ar] 3d104s24p6; 7.写出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布式:
S2( K+ Pb2+ Ag+ Mn2+ Co2+ S2( K+ Pb2+ Ag+ Mn2+ Co2+ 3s23p6 3s23p6 6s2 4s24p64d10 3s23p63d5 3s23p63d7 解:
8.试完成下表。
原子序数 价层电子分布式 各层电子数 周期 族 区 11 21 35 48 60 82 解:
原子序数 价层电子分布式 各层电子数 周期 族 区 11 3s1 2,8,1 3 IA s 21 3d14s2 2,8,8,3 4 III B d 35 4s24p5 2,8,18,7 4 VII A p 48 4d105s2 2,8,18,18,2 5 II B ds 60 4f46s2 2,8,18, 22,8, 2 6 III B f 82 6s26p2 2,8,18,32,18,4 6 IVA p 9.已知某副族元素A的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轨道,最高氧化值为4;元素B的原子,
电子最后填入4p轨道,最高氧化值为5:
(1)写出A、B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解: A原子最后电子填入3d轨道,应为第四周期d或ds区元素;最高氧化值为4,其价电子构型应为3d24s2,为22Ti元素;
B原子最后电子填入4p轨道,应为第四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值为5,其价电子构型为4s24p3,应为33As元素;
(1) 22Ti: [Ar]3d24s2;33As:[Ar] 4s24p3;
(2) 22Ti:位于第四周期d区IVB;33As:位于第四周期p区VA;
10.有第四周期的A、B、C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此为1、2、7,其原子序数按A、B、
C顺序增大。已知A、B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次外层电子数为18,根据结构判断:
(1) C与A的简单离子是什么?
(2) B与C两元素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试写出化学式。
解:依题意,A应为19K,B应为20Ca,C应为35Br;
(1) C与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