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走进社区 第十三课 在社区中生活 第2框 参与与服务教学设计 教科版.docx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走进社区第十三课在社区中生活第2框参与与服务教学设计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走进社区第十三课在社区中生活第2框参与与服务教学设计教科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紧密结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走进社区”第十三课“在社区中生活”第2框“参与与服务”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意识,理解社区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公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掌握参与社区服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难点:
1.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知不足,难以理解其深层意义。
2.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时,可能面临实际操作困难,如时间安排、技能不足等。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区服务的价值。
2.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如时间管理技巧、服务技能培训等。
3.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社区服务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展示社区服务流程的图表。
3.实验器材:无特殊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纸笔等记录工具,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便于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社区服务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社区服务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社区的基本概念和社区功能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社区服务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强调社区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展示社区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如环保活动、敬老院志愿服务等。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社区服务经历,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
3.案例分析(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社区服务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效果。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服务技巧、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等方面。
4.实践活动(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社区服务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教师指导:提供活动设计指导,如如何确定服务对象、如何制定活动流程等。
5.分组实施(约25分钟)
-学生活动:根据设计方案,分组实施社区服务活动,如开展环保宣传、帮助老人等。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活动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6.总结反思(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分享活动经验,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服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7.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8.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区服务的感想或计划。
-教师提醒: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点梳理
1.社区服务的定义和重要性
-社区服务的定义:社区服务是指社区居民为了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公益性和互助性活动。
-社区服务的重要性:社区服务有助于增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2.社区服务的类型
-环保服务: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敬老服务:如关爱老人、陪护老人、组织敬老活动等。
-教育服务:如义务辅导、举办讲座、组织兴趣小组等。
-文化服务:如举办文艺活动、开展读书会、组织社区活动等。
-健康服务:如开展健康讲座、组织义诊、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
3.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自愿参与:居民可以自发组织或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政府支持:政府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