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课时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4-08约4.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课时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1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课时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1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概念分析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探究素养。

3.强化学生严谨求实、合作交流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外,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摩尔概念及物质的量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操作。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化学现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逻辑推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实验技能不足、数据分析能力有限等问题。在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时,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物质的量概念与具体的实验现象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新人教版必修1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步骤图、物质结构示意图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集气瓶、酒精灯、试管、滴管、天平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布置实验操作台和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如何精确测量一定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础知识。

二、新课呈现(约30分钟)

1.讲解新知:

a.详细讲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气体体积、密度、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b.介绍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及其应用。

c.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如利用气体收集法、气体密度法等。

2.举例说明:

a.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讲解如何利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

b.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例,讲解如何利用气体密度法测定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3.互动探究:

a.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验证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b.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规范。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

a.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练习题,互相纠正错误。

2.教师指导:

a.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b.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享实验心得。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的理解。

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也存在实验技能不足、数据分析能力有限等问题。

3.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a.《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量计算》——介绍不同类型化学实验中物质的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b.《物质的量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探讨物质的量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实例。

c.《物质的量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分析物质的量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深入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b.学生可以尝试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量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c.学生可以探讨物质的量在化学工业、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撰写小论文或报告。

d.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