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动力学.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溶液反应动力学;引言;一、引言;引言;引言; ;溶剂影响不大的反应:; 这个反应在气相中进行的历程已研究得比较详细。由表可看出,对大多数溶剂, N2O5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指前因子、活化能与气相中一样,这说明溶剂在这里并没有特殊作用,只不过提供一个介质而已(HNO3似乎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结果对许多既能在气相又能在液相中进行的反应都是符合的,特别是对于单分子反应或速控步为单分子元反应的。;溶剂影响很大的反应:; 总的来说,一个化学反应,在气相中进行和在溶液中进行会有不同的反应速率,甚至有不同的反应历程,生成不同的产物,这些都是溶剂效应引起的。溶剂效应分为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1、物理效应;2、化学效应;二、笼效应; 笼效应(cage effect):在溶液反应中,溶剂是大量的,溶剂分子环绕在反应物分子周围,好像一个笼把反应物围在中间,使同一笼中的反应物分子进行多次碰撞,其碰撞频率并不低于气相反应中的碰撞频率,因而发生反应的机会也较多,这种现象称为笼效应。;计算指出,这种分子“振动”周期为10-12——10-13秒。对于正常的液体,A分子在一个分子笼中停留的时间可长达10-10秒,即在该分子笼中可振动100——1000次。最后A分子从笼中“逃”出,经过扩散运动而又掉落到另外一个笼中,又在那里停留同样数量级的时间。分子在笼之间的扩散跳动完全是随机的,因而分子在液体中扩散是随机的运动。
;一次偶遇(one encounter)
反应物分子处在某一个溶剂笼中,发生连续重复的碰撞,称为一次偶遇(又称一次遭遇),直至反应物分子挤出溶剂笼,扩散到另一个溶剂笼中。
一次偶遇中,反应物分子有可能发生反应,也有可能不发生反应。;要使分子A与B发生反应,一般来说它们必须相互接触,亦即必须处于同一个“笼”中时,便称之为“偶遇对(遭遇对)”。因此,反应的动力学取决于“偶遇对”形成、进行反应和分离的相对速率。
一般而言,在溶液中化学反应的进行要经过以下步骤:首先,反应物分子A和B要经过扩散来到同一笼中,A和B在一次偶遇中在笼中停留有限的时间,发生反应,产生产物P从笼中挤出。当然偶遇对A、B也可能没有发生任何反应而又重新分离。由于偶遇对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可以把它当成一对稳态的中间物,于是A和B的化学反应可描述如下:
;其中,Kd为偶遇对形成的平衡常数。这时偶遇对的平衡基本上不受化学反应的影响,总反应的速率决定于偶遇对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称这时的反应是受活化控制或动力学控制的,其反应的活化能多在80KJ/mol以上。;三、扩散控制反应;由于反应为扩散控制,反应速率非常快,当B分子扩散至rAB=rA+rB处即发生反应。因此,在半径为rAB的球面上,NB=0,若单位时间的反应速率以RA(对一个A分子而言)表示,则:;
;;
必须指出,(6-9)和(6-11)式虽然是应用简化的模型得出的反应速率常数方程,但对我们了解溶液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由于反应为扩散控制时活化能最低,因而可以据此计算溶液反应速率的上限,作为判别时扩散控制的一个依据。将典型的数据代人(6-9)式:; 这就是不包括有离子的反应中最快的速率常数,其次,可以用实验测得的kD计算rAB,它与气相反应中的DAB一样,可以当作溶液反应中偶遇对的碰撞直径,这就为认识过渡态的几何构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当溶液中的反应有离子参加时,扩散??力学就变的更为复杂,因为此时除浓度梯度外,尚需考虑带电质点之间的静电作用势能Vr。在稀溶液中,可以认为Vr与浓度无关,此时Vr可表示为:;在极稀溶液中,大部分离子之间复合反应的有效反应距离rAB约为0.75nm,将有关常数代人(6-16)式:;(6-19);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