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资源计划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企业资源计划MRPII/ERP(Manufacturing/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第一节、MRPII/ ERP概念及发展 第二节、MEPII/ERP功能模型及要素确定 第三节、物料需求计划 第四节、MRPII的执行 该计划系统的目标: (1) 更系统更严密地制定计划 (2) 更严格地控制库存 (3) 更灵活地适应变化 (4) 能够进行模拟测评 MRPII /ERP发展至今大约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狭义MRP 第二阶段——闭环MRP 第三阶段——MRPII 第四阶段——ERP (1)定量订货法 这种方法是当经常储备下降到某一规定的数量时即订货点,就应立刻发出订货要求。以便在与原经常储备之所以再次建立,每次的定购量相同,但订货间隔时间则由订货点位置变化而异。 订货点存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 (1)MRP-II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它把企业中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财务与生产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尤为密切。 (2)MRP-II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3)MRP-II具有模拟仿真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因此,它也是企业上层管理机构的决策工具。 八十年代至今,MRP-II系统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与高技术相结合,随着CIMS,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MRP-II已经成为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实现MRP-II与CAD、CAM、CAPP以及FMS(柔性制造系统)大集成、实现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和FA(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实现所谓“世界一级制造系统”。此外,MRP-II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MRP-II的新发展被称为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较之MRP-II,ERP的新发展主要在于: 首先,ERP系统扩展了资源管理的范围和功能。ERP系统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强调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其次,与生产方式管理和事务处理控制方面 。适应混合型制造环境,同时,ERP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和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 再次,ERP系统立足于IT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EDI。 BMG公司信息 在进行主生产计划编制时应考虑以下信息: (1)生产计划大纲; (2)预计的需求,它等于实际用户合同数加上预测值; (3)可用的原材料和部件; (4)制造和采购的提前期; (5)生产准备时间; (6)合理的生产顺序。 粗能力计划RCCP(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的处理过程是将成品的生产计划转换成对相关的工作中心的能力需求,粗能力计划可用于生产计划大纲也可用于主生产计划,两者并没有什么原则差别,粗能力计划对主生产计划所需的关键生产能力作一粗略的估算,给出一个能力需求的概貌,以能力清单的方式给出。 能力清单BOC(Bill of Capacity)是一个与物料清单BOM相似的文件,列出了生成某一制造项目所需物料的清单中各项目所需的生产资源及生产的地点。 关键资源是指: A、瓶颈工作中心; B、供应商,其供应能力可能是有限的; C、自然资源,可用的物料可能是有限的; D、专门的技能; E、运输、仓库等。 编制粗能力计划,首先要建立能力清单,生成能力清单的步骤如下: 1)定义关键资源; 2)从主生产计划的每种产品系列中选代表产品; 3)用产品物料清单,找出占用各种关键资源的所有零部件。 4)确定生产单位产品对关键资源的总需求量成分时间周期的资源需求分布图。 2、生成粗能力计划的主要步骤 1)对每个关键资源确定 A、资源的实际能力 B、资源的最大能力 2)对每个产品系列 A、获得每月的毛生产计划 的计划产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