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狄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第一节 全球化的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引言:鸟叔的魔力;问:什么是全球化的定义?
答:戴安娜之死。;一个英国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法国的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
被撞的车子是荷兰工程师设计的德国轿车;
司机是比利时人,事故原因是他喝了苏格兰出产的威士忌;
整起车祸经过被意大利的自由摄影师跟踪拍下,该摄影师当时骑的是辆日本摩托车;
后来伤亡者经一个美国医生进行了急救,使用的是巴西生产的药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形成相互依赖关系。;9;10;11;12;13;14;15世纪——19世纪70年代 :
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 “日不落”帝国)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苏美两极分化
欧洲中心向美国中心转变
20世纪70年代——至今:
(1)美国霸权衰落;
(2)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标志)
1947年GATT关贸总协定,中国是23个缔约国之一,1950年蒋宣布退出。直至半个多世纪后2001年加入WTO。
(3)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三、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投资全球化;第一节 全球化的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全球化对管理者的要求;21;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案例: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的噩梦;浙商投资俄罗斯林场遭没收;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例如:
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实现个人价值。
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社会中通常存在许多不同的权力阶层,人们习惯于此并且乐于接受这种权力上的距离,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中美师生关系)
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订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允许出现越轨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努力获得专门的知识等等。
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成员更具有随意性和开放性。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因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比如,许多来自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大一或者大二刚入学的时候就思考其专业方向、未来的职业发展等未知的问题,并背负着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而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国家比如美国,学生对于此方面的压力则小很多。;“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
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对于男性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坦然。
女性社会则完全与之相反。
美国是男性度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