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 的反映”。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敌的入侵,中国社会日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或被动、或主动地向西方学习,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这始终是清朝晚期文化发展的主流。 一、清朝晚期思想 二、清朝晚期科技 三、清朝晚期教育 1、西学热的出现 (1)原因 ①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爆发,资本主义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的炮声使先进的中国人从“ 天朝上国”的睡梦中警醒,开始睁眼看世界,发现西方各国并非是昔日的“ 夷狄”了,沉痛的教训,告诉人们: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今日的老师,向西方学习势在必行,于是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②根本目的(实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他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何在呢?即为强国御侮,学习西方是为了打击西方列强。) (2)经过: 根据大、小字内容,并结合以前所学的具体史实说明中 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经历三个层次: ①工艺技术(结合地主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②自然科学理论(结合洋务学堂学习的“格致之学”) ③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结合维新派学习西方“ 君主立宪制”) 2、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 为什么说“ 在西学热潮中,严复贡献最大呢?” 因为他翻译、介绍了许多西方社会和政治理论的名著,其中以《天演论》最重要。在《天演论》中,严复运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 优胜劣汰,世道必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呼吁救亡图存,自强保国。《天演论》的出版,震动了中国思想界,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第一代西化知识分子胡适说—— “《天演论》出版之后,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 的读物了。……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 耻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 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 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 ‘物竟’、‘淘汰’、‘天择’等等术语……渐渐成了 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思考、讨论:为什么严复的译著会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如此巨大的震动作用呢? 因为: ①当时中国的国情:“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统治危机亦相 当严重;——变法维新已成为时代需求。 ②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封建顽固 派自恃中国地广人多,仍旧盲目自大。 ③严复选择了较为恰当的角度:即从生物进化角度,破 除封建意识,唤起民族警觉,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 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 ④与以前的抵抗派和洋务派相比较,严复涉及的领域高 深、更广阔,其宣传的西方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理 论成为维新派利于、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工具 1、和抵抗派相比,洋务派主张的进步之处是什么?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各派的主张不尽相同: 2、和洋务派相比,早期维新思想的进步之处是什么? 3、和早期维新派相比,维新思想的进步之处是什么? 4、和维新派相比,革命派在政治主张上的进步之处 是什么?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早期维新思想:提倡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革新 维新派:把西学和中学揉和起来,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 立宪制度,并把思想付之于实践 同时还引入西方社会进化理论 革命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特点之一: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物质层面逐渐 深入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特点之二:近代前期思想主张以救亡图存, 实现现代化为主题。 特点之三:近代前期思想发展变化速度快。 阅读思考题: 1、在清朝晚期,中国科技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2、中国近代思想家、科技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科技家 重要成果 龚振麟 ? 李善兰 ? 徐寿 ? 华蘅芳 ? 詹天佑 ? 冯如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