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pptx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的主要矛盾的形成历程;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现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分析: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梳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现代化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标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985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将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根本原那么联系起来。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改革,加强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1987年中共十三大:“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07年中共十七大对根本路线的内容丰富开展: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实现方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有优良传统。
〔3〕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2、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3、两个根本点,即四项根本原那么和改革开放
1、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根本原那么是立国之本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开展的政治基石。;2、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词语,两层含义
1.改革〔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开展,对旧的体制实行根本性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开展生产力
2.开放〔外部条件〕: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开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国策。
答复了社会主义开展的直接动力和外部条件,表达了解放开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4、根本路线的内涵;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他就没有良心;谁要是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他就没有头脑!
;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
其要害是否认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取消马列主义对军队的指导和灌输,改变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瓦解无产阶级专政的钢铁长城,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翻开通道。;政治方面,全盘否认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否认共产党的领导,鼓吹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搞无限制的民主化和公开化
思想方面,失去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思想上失去了统一的根底,政治上失去了领导核心
经济方面,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完全倒向西方;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前(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6%。
1986年为4.1%,1987年只有2.3%。;到1990年,特别是1991年,食品生产不再是萧条和停滞,而是衰退。;1980—1985年间物价已经开始上涨,只是不太明显,1985—1990年价格显著上涨,而1991年那么出现急速上涨。;1991年12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就列出了一组数据。从中不难看出,根据美国专家的估算,改革期间苏联的黄金储藏下降了90.9%,卢布对美元亦大幅贬值,石油出口量减少了一半以上,而外债增加了4倍。;1985~1999年这15年是俄罗斯灾难性的15年,是政治混乱和社会倒退的15年。
事实说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和之后叶利钦宣称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俄罗斯先后引向一条绝路和迷途。经历了10多年的左右摇摆和反复,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
一是社会革新是必要的,但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