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ppt

发布:2017-01-30约2.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论 主讲人:刘文增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 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中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2.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基本框架。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 你知道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如何将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 2.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2. 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 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2.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蛋糕的启示:5人共分一块蛋糕 甲:等分 乙:按照级别地位高低分 丙:做蛋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