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鉴赏古代诗歌的三大形象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储备 一、咏物诗常见的类别 此种写法即把自己个人情绪、欲望等通过咏物表达出来。这类咏物诗寄情于物,心物交融,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细腻而真挚的情感。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因而显得灵活而生动,充满了生命的热情。 借物抒情 单纯咏物即仅仅描摹物象的外形或纯粹从审美的角度形神兼备地刻画物象。唐代咏物诗中单纯咏物的作品大都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健康的美,无论从物象的选择还是从诗的风格来讲,都流露出唐代清新活泼的气息。 单纯咏物 精 析 类 别 这种写法即借咏物来阐明超越表象之外的深刻哲理, 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这类咏物诗表明了诗人所体悟到的超脱于琐碎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哲理,在更高的层面上给人提供了一个思维空间,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穷达是非的困扰,心灵达到一种澄澈、宁静而豁达的境界。 借物明理 托物言志是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志向、气节操守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之情寄托在所吟咏的物象之上,在这一类诗中,咏物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托物言志 二、咏物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侧面烘托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它不直接刻画人物、描写景物,而是借助于他人、他物进行间接表现。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突破实际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浓化作品的艺术氛围。 侧面烘托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托物言志 精 析 表达技巧 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它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比拟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它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象征 借物抒情是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含着真切动人的情感。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借物抒情 题型1 分析物象特点 学考连接 1.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上片写出了“荷”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 ? 解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日、雨、风、水,荷叶、荷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思乡念亲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写尽了荷的袅娜风姿。“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给人以饱满的感觉;“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词人通过对荷的描写,表达了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2.(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 ? ? ? 解析: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铺垫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