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4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4古代诗歌鉴赏Ⅱ对接题材触类旁通教学案 .pdf
II对接题材触类旁通
依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即事(景)抒怀诗、羁旅思乡诗、物言志诗、送别怀人
诗、爱情闺怨诗、边塞征战诗、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
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像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
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从“8题材”入手,触类旁通
(一)即事(景)抒怀诗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争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
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很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
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
对接教材篇目:《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作者因一事或因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内容是随意出现
内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内在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亲、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涵描写当时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容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
运用。
感慨。情逸趣等。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①虚实
结合;②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
(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1)寄情山水,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哀);③侧面描写的运用;④白描
热爱。
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与细节描写的手法。
(2)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
标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情(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
的情趣。
志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在“抒怀”0感臆;②展开想象,寄托情感;③借
(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2)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景抒情,委婉抒情。
(4)表达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
等词。
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c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①泥四壁。
到处熟②红炉,周回下罗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