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ppt

发布:2018-04-29约2.02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1.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微小?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膜的面积不也在扩大吗?那么,细胞会不会无限长大? 1cm 2cm 3cm 4cm ★ 比一比 1) 谁的“表面积/体积”最大?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细胞大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有什么关系?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 (cm3) 表面积/体积 1 2 3 4 6 1 6 24 8 3 54 27 2 96 64 1.5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质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限制因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相对表面积) 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相对表面积就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细胞体积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 细胞核(DNA)与细胞质之比(核质比) 高等植物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单细胞生物 能够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多细胞生物 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人 有丝分裂(主要)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分裂方式 生殖细胞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甲 乙 甲 乙 乙 甲 甲 甲 乙 乙 以下哪个过程可表示为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 a b c d a + b b + c c + d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 A B C D E 细胞分裂间期是一个物质积累的阶段。其最大特点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 间期(复制前)的植物细胞图 单击画面继续 细胞核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着丝点 1 2 3 4 5 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染色单体数 ① 复制 着丝点分裂 A 一条染色体 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B 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DNA分子数 1 DNA分子数 2 DNA分子数 2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1、前期: 前期的植物细胞图 染色体 纺锤丝 纺锤体 着丝点 2条姐妹染色单体 单击画面继续 染色质 染色体 1、前期: 两现: 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 两失: 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消失。 [膜仁消失两体现] 2、中期: 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赤道板上排整齐] 中期的植物细胞图 染色体 纺锤丝 纺锤体 着丝点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赤道板 (与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平面) 单击画面继续 2 3 1 3、后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平均分配以后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后期 特点: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 [分裂牵引到两极] 4、末期 1个亲代细胞 2个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 两现: 两失: 出现新的核仁和核膜。 染色体消失,解螺旋为染色质;纺锤体逐渐消失。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4.末期 特点: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新的核膜、核仁出现;中央细胞板扩展成新的细胞壁 [膜仁重现两体失] 未期的植物细胞图 4 细胞壁 单击画面继续 1 2 3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细胞板 植物有丝分裂过程 总结: 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质 →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两消失,两出现”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姐妹染色单体 → 两条染色体 “两消失,两出现” 细胞板→新的细胞壁 [膜仁重现两体失] [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