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税筹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4-5 续 分析: 若改变作法,将上述产品先分别销售给商家,再由商家包装后对外销售,可实现节税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换了个包装地点。并将产品分别开具发票,财务上分别核算销售收入即可。 改变前应纳消费税为:(30+10+15+33+10+5)×30%=30.9(元) 改变后应纳消费税为:(30+10+15)×30%=16.5(元) 每套化妆品节税额为14.4元( 30.9 - 16.5 )。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不同等级的应税消费品进行定价筹划。 应税消费品的等级不同,消费税的税率不同。比如啤酒和卷烟。 等级的税法确定标准是单位定价,即等级越高,单位定价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税负的多少,合理定价,以获得税收利益。 筹划思路二 案例4-6 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每吨啤酒出厂价格(含包装物及包装物押金)在3 000元(含3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单位税额每吨250元,在3 000元以下的单位税额每吨220元。纳税人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适用较低的税率,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价格的选择可以通过无差别价格临界点(即:每吨价格高于3 000元时的税后利润与每吨价格等于2 999.99元时的税后利润相等时的价格)进行判别。 思考: 请计算啤酒的无差别价格临界点价格? 计算过程如下: 设临界点的价格为X(由于其高于3 000元,故适用250元的税率),销售数量为Y,即: 应纳消费税:250×Y 应纳增值税:XY×17%-进项税额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50×Y+(XY×17%-进项税额)]×(7%+3%) 应纳所得税:{XY-成本-250×Y-[250×Y+(XY×17%-进项税额)]×(7%+3%)}×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润:{XY-成本-250×Y-[250×Y+(XY×17%-进项税额)]×(7%+3%)}×(1-所得税税率)① 每吨价格等于2 999.99元时税后利润为: {2 999.99Y-成本-220×Y-[220×Y+(2 999.99Y×17%)-进项税额]×(7%+3%)}×(1-所得税税率)② 当①式=②式时,则: X=3033.56 (元) 即:临界点的价格为3 027.46元时,两者的税后利润相同。当销售价格3033.56元时,纳税人才能获得节税利益。当销售价格3033.56元时,纳税人取得的税后利润反而低于每吨价格为2 999.99元时的税后利润。 同理,可解得卷烟无差别价格临界点价格。 其计算过程如下: 按照税收政策的规定,卷烟消费税采取了复合计税的办法,即先从量每大箱征收150元,再从价对单条(200支,下同)调拨价为70元(含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按56%的税率征收,对单条调拨价为70元以下的按36%的税率征收。因此企业如何定价对企业税负及利润的影响非常关键。 根据税收政策,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有个临界点,即单条调拨价在70元时税率发生变化,消费税税率由36%上升到56%,税负必然加重。而企业的财务目标为追求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应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筹划产品的价格定位。设临界点的价格为X,可得: X-成本-X×56%-从量税-[X×56%+从量税+(X×17%-进项税额)]×(7%+3%) =69.99-成本-69.99×36%-从量税-[69.99×36%+从量税+(69.99×17%-进项税额]×(7%+3%) 解得,X=111.93(元)。 【本章小结】 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道流转税。消费税采用一次征收制。根据消费税的特点,消费税的税收筹划主要侧重于改变经营方式,采取企业间合并的形式,减少纳税环节,降低税率,递延纳税时间;同时,通过设立关联企业,降低生产销售价格,减轻税收负担,取得节税收益。 【关键术语】 关联企业 转让定价 【思考题】 1.如何利用消费税纳税环节的特点进行税收筹划? 2.如何利用包装物的计税规定进行税收筹划? 1)关联企业之间不依照市场规则和市场价格进行交易, 而是依据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行产品和非产品转让。以达 到双方之间利益的最大化。 2)因为消费税发生于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因 此,企业可将生产出的应税消费品以低价转移,直接取得节 税利益。 3)企业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将产品低价转让,销 售部门按市场正常价格出售,不影响增值税,但可节约消费 税。 转移定价的运用不是使某一个企业的税负降低, 而是使关联企业的整体税负降低 消费税的纳税行为发生在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或终极的消费环节 生产 销售 外部顾客 100元 消费税的 计税依据 生产 销售 外部顾客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