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酶制剂的理论与实践-冯定远演示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假设的依据 (7) 溶液中的酶遇热失活,并不表明饲料中的酶遇热也失活,这是因为饲料中的酶与饲料成分存在互作。 饲料原料在短时间内能够保护酶免受蒸汽或高温的破坏。说明会有部分酶能够耐过热的破坏,在加工过程中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就有机会发挥酶的催化作用。 加工过程催化作用的意义 在新型酶制剂的开发也大有作为 根据加工工艺和酶学特性,开发专门在加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酶制剂, 开发部分在加工中起作用,部分在消化道发挥作用的酶制剂,等等 加工过程催化作用的意义 大部分情况下,酶制剂在饲料高温加工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可能作用不一定达到显著水平, 更多是对大分子底物的初步处理,为在消化道进一步水解营养成分和降低抗营养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饲料酶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之四 酶制剂在日粮中使用效果的预测 复合酶(Complex Enzymes) 指由催化水解不同底物的多种酶混合(mix)而成的酶制剂。 多种酶的来源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复合酶可以以动物种类及阶段为目标设计酶谱和活性,如蛋鸡日粮专用酶; 也可以以日粮特性为目标配制酶的种类和有效成分,如小麦型日粮专用酶。 如何解决酶制剂使用的 “针对性”和“高效性” 是酶制剂发挥其效果的关键 酶制剂如何发挥高效性 对于复杂的底物,特别是一些非常规饲料原料或日粮的成分,单一的一种酶未必能够达到高效性。 有必要运用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合拳”对底物处理。 粗纤维的结构 结晶区 衍生结晶区 饲料组合酶(Combinative Enzymes) 指利用酶催化的协同作用,由催化水解同一底物的来源和特性不同,选择具有互补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酶配合 (formulate) 而成的酶制剂。 组合酶不是简单的复合,而应该是根据不同酶的最适特性、作用特点和抗逆性的互补有机组合。可以是多种内切酶的组合,也可以是内切酶和外切酶的组合。 来自嗜松青霉(P. pinophlum)的CBHS(Ⅰ和Ⅱ型)与内切葡聚糖酶(EⅠ至EⅤ)之间在水解棉花纤维上的协同作用 饲料组合酶 组合酶应用最常见的例子是有目的地选择多种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原料生产生物活性肽, 蛋白质原料的不同,几种蛋白酶的要求不同;目的肽的不同,几种蛋白酶的选择也不一样。 饲料组合酶的特性 (1)催化水解同一底物酶的来源多样性 (2)酶的催化反应的协同配合性 (3)酶最适条件和抗逆特性的互补性 (4)酶的应用效果的高效性 饲料组合酶 组合酶不是多种催化水解同一底物酶的简单混合,而是根据各自酶学特性的有机组合。 合理的组合酶应考虑作用底物更有针对性、多种酶源的配合及互补和催化作用更加高效性。 最大好处就是在酶的催化环境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发挥其配合作用,从而达到高效能的目的。 组合型复合酶制剂(Combinative Complex Enzymes) 一个典型的组合型复合酶制剂产品应该包括催化水解多种底物,而且催化水解同一底物的酶制剂有几种来源不同的单酶组成, 例如,应用大量杂粕和麦类的非常规原料的日粮,可以设计含有真菌木聚糖酶、细菌木聚糖酶、木霉纤维素酶和青霉纤维素酶等组成的组合型复合酶制剂。 组合酶与酶活之间可比性问题 目前酶制剂产品酶活之间没有可比性,只是笼统标明各种酶的活性, 仔猪日粮专用酶:木聚糖酶(180000u/g)、β-葡聚糖酶(25000u/g)、纤维素酶(11000u/g)、果胶酶(400u/g)、 淀粉酶(2000u/g)、酸性蛋白酶(3000u/g),添加量为50~100g/T。 木聚糖酶活性180000u/g是高还是低了?比另一企业产品的木聚糖酶活性120000u/g是更好吗?不能简单评判。 组合酶与酶活之间可比性问题 组合酶的成分一般都要注明酶的来源 小麦杂粕日粮专用组合型液体酶: 哈茨木霉木聚糖酶(450000u/g)、蓝状菌木聚糖酶(350000u/g)、纤维杆菌纤维素酶(300000u/g),嗜松青霉纤维素酶(350000u/g),添加量为80~100g/T。 由于明确了酶的来源,酶活的意义就能够比较容易规范。 饲料组合酶的理论基础 催化降解同一底物的酶来源很多,它们之间的催化功能既有可替代的、也有不可以替代的。 可替代性就有更多的选择性,对整体降低应用成本有好处; 不可替代性就存在着互补性,对真正发挥酶的最大效率有好处。 饲料组合酶的理论基础 不同来源酶的酶学性质是不同的,它们催化降解的位点不同,有些是外切酶,有些是内切酶。 有目的互补组合,能够发挥各自性能,配合而达到最佳的作用效果。 饲料组合酶的理论基础 如果饲料成分复杂底物,特别是非淀粉多糖的降解需要多种酶之间协同作用。 二个或更多的酶之间的有效配合,其作用效果好于单一添加任何一种酶制剂的叠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