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饲料安全演示幻灯片.ppt

发布:2018-02-19约3.1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饲料安全 主要内容 1 2 3 饲料安全问题的现状 饲料安全问题的成因 饲料安全问题的对策 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什么是饲料安全? 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特点 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特点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一些饲料物质在投入使用之初,其危害性并不能被充分地认识到 在用饲料饲喂过程中蓄积在养殖动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污染环境或通过人体蓄积所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 饲料产品中不安全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其中,有些是人为因素,有些是非人为因素;有些是偶然因素,有些则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隐蔽性 长期性 复杂性 当前饲料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 常用的违禁药品包括激素类、类激素类和安眠镇定类。农业部于1998年发布了《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随后又陆续发布了一些禁用药品的通知,强调严禁在饲料产品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品种,严禁非法使用兽药。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2002年3月,农业部又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这些法规对饲料中的各种禁用药物做了明确规定。可是,少数商家和养殖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在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2.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 1999年,农业部公布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105号公告),规定除饲料级氨基酸、饲料级维生素、饲料级微量元素等173种(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之外,未经新饲料添加剂评审并公告的或未办理进口饲料添加剂登记的,均属于超范围生产、经营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但仍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将未经审定公布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饲料生产,潜在的安全问题不容低估。 3.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 饲料药物添加剂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物,常用的药物添加剂主要有抗生素和驱虫剂等2001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57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用法与用量、停药期及注意事项等。 然而,不少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不严格执行规定,超允许品种添加、超限量添加药物添加剂,不遵守休药期规定,不遵守配伍禁忌等规定,或者将不同品牌的饲料产品混合饲用,致使属于配伍禁忌的几种药物被同时使用。由此导致饲料中的药物成分在养殖产品中积蓄残留,产生耐药性,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是农业生产中化肥特别是农药的广泛使用。在目前的植物保护中,农药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此产生的农药残留及其污染问题是严重的,农药通过对饲料原料的污染进而在饲料和动物体内残留的事件经常发生。除环境因素对饲料的污染以外,饲料在分检、包装、运输、装卸、储存、计量等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污染。 6.饲料标签标识问题较多。 一些企业和产品标注假冒批准文号;一些产品标签不规范,成份标识不清,专用性标注不明,使消费者无所适从;有些企业在饲料标签上夸大产品性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还有一些企业隐瞒了饲料产品的真实成分,在饲料产品中添加了一些饲料药物添加剂,但在饲料标签上不加以注明,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重复添加该类药物添加剂,从而造成药物中毒或过量蓄积。 2002年下半年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检测中发现,多数动物性饲料没有标签,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料也存在无标签的现象。在判定的12468批次产品中,标签标识合格的9752批次,合格率为78%,其中,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样品的合格率为8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合格率为76%,饲料添加剂合格率为74%,而动物性饲料合格率仅为35%。 7.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屡禁不止。 假劣饲料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在鱼粉中掺杂石粉、羽毛粉、皮革蛋白粉、肉骨粉等,会造成重金属超标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影响养殖动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假冒饲料添加剂中有效成分不足,会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养殖产品的生产性能,也对消费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近年来,虽然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制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的现象仍然存在。 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的饲料安全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