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届新课标高考化学课件:第1单元第3讲 离子反应.ppt

发布:2017-05-17约5.84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③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如弱碱阳离子(Fe2+、Fe3+、Cu2+、Al3+等)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记住三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④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如弱酸根离子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再如[Cu(NH3)4]2+、[Ag(NH3)2]+等也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不能与H+大量共存。因为NH3+H+  NH+4。酸式弱酸根阴离子既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如HCO-3、HS-、HSO-3等。 ⑤理解限制条件的含义:“能”还是“不能”;是“一定能”还是“可能”大量共存等。 *         * * * *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Al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分别写出Ba(OH)2过量和不足量时的离子方程式。     当Ba(OH)2过量时,Al3+完全转化成  ,当Ba(OH)2不足时,Al3+只能转化成Al(OH)3。 * Ba(OH)2过量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 +3Ba2++8OH- Ba(OH)2不足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 +3BaSO4↓ +3BaSO4↓ +4H2O +3Ba2++6OH- 2Al(OH)3↓ * 方法指导: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时,首先要搞清反应物不足或过量时产物会有什么不同,再根据反应物的不同确定反应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反应物中量不足的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数之比一定要与原化学式中相应的离子数之比相同,而过量的反应物由于它提供的离子量由不足量物质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量所定,即参加反应的离子数之比不一定与原化学式离子数之比相符合。此特点可作判断这类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条件之一。 *       * *      (考查离子的推断问题)一种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Fe3+、Ba2+、Al3+、  、Cl-、  、  、  ,现做以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pH=0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将②中的沉淀过滤。由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④另取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只观察到有棕红色沉淀生成,且沉淀量不减少 (1)由此可以推断,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溶液中还不可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K+、Cl-、 Fe3+、 Ba2+、Al3+、  、 * (2)写出上述实验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 Fe3++3OH-  Fe(OH)3↓ +Ba2+  BaSO4↓ Ag++Cl-  AgCl↓ *     实验①溶液pH=0,说明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   不能存在,实验②加入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  ,不含Ba2+;实验③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氯离子可能来源于第②步加入的BaCl2溶液的离子;实验④加入氢氧化钠只有棕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Fe3+,不含Al3+和  。 方法指导:分析此题时一要注意加入试剂所带入的离子;二要注意利用离子共存的知识判断离子是否存在。 * * 热点知识剖析 离子反应是高考中必考的知识点,主要的考查点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共存的判断问题,考查形式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填空题。在复习中一是要强化训练,促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是要通过总结归纳,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三是要注意题目的隐含附加条件,如“能”或“不能”,“一定”或“可能”,“少量”或“过量”,“A加入B”或“B加入A”,“无色透明”等限定条件。只要基础知识扎实,技巧、方法掌握,注意限定条件,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 *   基础知识回顾   1.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叫   ,在这两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    。电解质   。 (“一定”或“不一定”)导电,例如:固体NaCl是电解质但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例如:金属铜(或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不一定 *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   ,单质和混合物  (“是”或“不是”)电解质,也  非电解质。SO2、NH3等化合物___(“是”或“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导电不是自身电离出的离子。Na2O、Al2O3等化合物 (“是”或“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化合物 不是 不是 不是 是 *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  (“无关”或“有关”)。例如,BaSO4、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